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肩负以文化人重要使命的大学文化,面对变迁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变动的学生群体特征,直面文化多元伴生的文化消费,"文"入所目,使其触目动心,提升大学文化"文"的感受性;关切学生群体内在的情感追求,"化"动所心,使其赏心悦目,增强大学文化"化"的感染力,进而促进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从情感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思想升华,应是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两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是学生进入大学校门的一门必修德育课。由于种种原因,这门课在开课之前,相当多的同学对此没有热情,只因其是必修课不得不选而已。有的人认为这门课脱离实际,简直是“假、大、空”的代名词,表现出了逆反情绪。笔者曾在四个学院四个年级做过同一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亲合度。结果开课初始的结论如出一辙:表示“亲近”的不到10%,处于“淡漠”和“疏远”的则占了绝大多数,写下“厌恶”的亦不乏其人。 令人惊奇的并不是开局,而是结果。就是这样一门有着强烈的心理逆反背景、在初始状态就面对极大挑战的课,近几年的效…  相似文献   
13.
克服观念错位与本领恐慌 促进思政教育“合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都强调: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高校的实践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既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从内容到方法的“创新建设”,更取决于以师德为核心、以育人为宗旨、以氛围为支撑的“合力建设”。而“观念错位”与“本领恐慌”,则是直接影响“合力建设”、进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两个必须面对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思想,解…  相似文献   
14.
15.
古今中外,人类之所以需要大学,更多地是企盼它能创造和提供福荫整个社会的精神能源,即与人类的终极关怀连在一起的价值情思、对真理的敏感和执着、富有创新的想象力,不断提升的人生境界……换言之,大学作为人类文化抵御世风卑琐乃至委顿而高擎起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目标定向问卷,对湖北省武术馆校学生(n=246,男=152,女=94,年龄11~19 岁)和湖北省普通中学生(n=300,男=157,女=143,年龄12~18 岁)进行了目标定向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了他们的目标定向在不同动机环境(动机气氛)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笔者作为北京高校校长赴美教育管理培训团的成员,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等教育管理培训与考察。期间,我们先后走访了10余所美国高校,与近40位美国公立或私立大学的高层管理者进行了学术交流。美国国民教育多维的办学格局,世界知名学府成功的治学经验,政府、社会与大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从属于非主流文化类别的高校流行文化,近些年在首都大学生中依然延续,并且具有强烈的影响。高校流行文化的特征与学生群体需求具有关联性,高校流行文化的演进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具有共生性,高校流行文化的内容与社会形态变革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对大学德育的挑战与回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人类正走向新的千年。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是大学德育面对的时代背景:由于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引发了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上的变化,能否针对这些变化开辟德育的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既决定着我们对身边的各种矛盾和挑战能否给予积极的回应,更决定着在新的世纪我们能否真正赢得青年。 网络时代中,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的受众主体之一。“网上冲浪”令大学生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大学生不但是现有网络的积极登录者,信息的接受与扩展者,同时也是制造者…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如何使跨世纪的青年大学生继承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承担起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自1994年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大多仍停留在情感层面,出现了“三个分离”:一是道德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离。当今青年无人否认自己是坚定的爱国者,但在现实面前,爱国的豪情就常常大打折扣。二是认知与行为的分离。即精神上推崇的,并不是自己在现实中仿效的;理论上认同的,未必是行动上追求的。三是情景下的激情与情境中的情感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