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童童的故事     
一日三餐童童在乡下有三个舅舅,头一次妈妈领童童回农村,就把三个舅舅及舅妈介绍给了童童。一天,大舅带童童去喂一群鸭子。童童干得很认真,把菜叶剁得又碎又细。可到了晚上,大舅再喊童童去喂鸭子时,童童坐在炕上不动了。"童童,热爱劳动、持之以恒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大舅叫你去喂鸭子你怎么不去呢?"妈妈看童童懒得  相似文献   
52.
东海油气资源及中国、日本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光  刘锴 《资源科学》2005,27(6):11-17
东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与中国海域相邻与相向的日本国觊觎已久的目标.中、日东海油气资源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限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可以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n mile划出专属经济区.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海国拥有和专属管辖.由于中日东海海域之间的宽度不到400n mile,中日在东海尚未划界.为此,日本单方面提出所谓的"中、日中间线".日方提出的"中间线"的日本一侧,实际上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由于这种划分不符合国际法的精神,中国决不会承认.而中、日之间东海海域的划界应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国从未承认过"中间线",而在"中间线"以东海域属于争议海域,日方在这一海域无权采取单方面行动.文中对中、日两国东海大陆架划界分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按照国际法划分东海大陆架的原则以及我国的政策,从而提出了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方案.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基于Web3D的虚拟实验成为网络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开发虚拟实验的几种Web3D技术,以及国内外对基于Web3D的虚拟实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这几种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4.
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报道.但是,新闻报道是人的活动,就必然有其倾向性,“纯客观”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和倾向性是新闻价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闻事实有着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两个方面,新闻报道必须利用不同的新闻手段,通过事物的现象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55.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提出搞好企业职工体育工作,不仅可以增强职工体质,增进职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职工集体荣誉感,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对充实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试图对我国职工体育的历史背景做一简要的回顾,以期以一个整体的时空范围来观察职工体育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6.
开对你的窗     
刘锴 《课外阅读》2009,(24):56-56
镇上住着一个小女孩。一天,她打开窗户,正巧看见邻居在宰杀一条狗。那条狗平时常和小女孩在一起嬉戏,可邻居为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竟然对它下了毒手。小女孩看着那悲惨的场面,情不自禁地看出了一脸的泪。连续几天,小女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她的母亲见状,便把小女孩领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57.
刘锴 《老年教育》2014,(7):32-32
<正>丈夫是独子,所以我们婚后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都说"针尖对麦芒,婆媳难相处",我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经过多年的"磨合",我们的婆媳关系已非常亲密,我的秘诀就是:常带婆婆出门,和婆婆做朋友。婆婆年岁大了,不爱逛街。我每次出门前,都要动员几次:给婆婆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某某广场新建了城市雕塑,某某公园进行了改建,某某地方休闲的老年人特别多……婆婆听得心  相似文献   
58.
<正>"烂醉如泥"一词常被解释为因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遍览古代诗文,"醉如泥"一词颇多现身:李白诗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之词,杜甫诗中亦有"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之句。那么"醉如泥"中的"泥"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59.
刘锴 《老年教育》2011,(2):39-39
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收上去后,老师发现有一名学生把题目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老师认为这个学生写得太离谱,不仅擅自更改题目,内容还背离人们一般的认知标准,就狠批了这个学生一顿。学生不服,与老师争辩起来,老师更加恼怒,认定这个学生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被老师认为“肯定没有出息”的人,写出了《皮皮鲁》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童话故事,他就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童话大王”郑渊洁!  相似文献   
60.
女儿落选后     
刘锴 《家长》2013,(Z1):20-21
我忽然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我何不趁机对女儿进行一次挫折教育呢?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挫折教育,一遇到点挫折就要死要活的,为了点不顺心的事而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的事例也屡见报端。我可要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