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西方英文媒体的“9·11事件”十周年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释其“纪念”与“反思”的核心新闻框架及各种次级议题,并对比十年来“9·11事件”报道框架的演变,分析框架变化背后与和平背道而驰的“脱轨”叙事特征,揭示新闻生产与文化霸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新霸权的文化中心主义实质.  相似文献   
52.
南方改版10年的经验,形成了21世纪中国式新闻改革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科学发展立报、改革开放立报、解放思想立报"之报魂。南方报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破解党报主流主导、可读悦读、做大做强三大命题,可以说,  相似文献   
53.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恸中国,刚刚实施不久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接受了第一次重大挑战。还没有完全适应信息公开制度的各级政府一反隐瞒、封锁、沉默的做法,而是以果断决策、全民动员、面向世界的气魄有效地组织抗灾,让巨大的“创伤”在人类“手拉手”的合作精神中得以救治。这一行动在国际新闻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论管翼贤的新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一位汉奸报人 ,管翼贤的新闻理论观与新闻业务观的矛盾 ,反映了其人格的分裂。在新闻理论问题的研究上 ,他重复的是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话语 ,而在新闻业务问题的探讨中 ,他又倾向于大众化、商业化和以新闻为本位。可以说 ,他在法西斯主义新闻理论话语下获得了新闻业务研究的合法性 ,这与他在侵略者的保护下从事新闻业 ,延续其所谓报业的生命 ,是非常一致的。而无论是报业的生命 ,还是新闻理论的生命 ,都被他抽去了人格的内容。  相似文献   
55.
一、对新闻思维的总体描述新闻学反复为我们提出一个不等式:新闻如无≠此符号,用“不等于”事实。这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新闻源于事实;一是新闻是客观事实的“主观映象”,是“观念的东西”,这种观念的东西,很自然地包溶着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即体现着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结果及情感态度。因此,新闻有两次诞生:第一次诞生于人的行动(指作为采访对象的人的行动),这行动使新闻客观化为一个事实;第二次诞生于人对事实的思维,这思维使新闻主观化为一种意义。未经思维抚摸、整理、评价、体悟过的新闻,是佐餐助酒的谈资。新闻经受了思维的洗礼,才显现为人的过程,才会被受众接受。新闻因思维而获得了自己的世界。记者的新闻世界可表述为:从不同侧面折射出记者新闻思维的无数个事实的集合,小说、诗歌、戏剧可以选择想象构造世界,而新闻只能选择事实构造世界。它排斥虚拟性,追求事实的真实,因此,新闻世界是最  相似文献   
56.
从事实到新闻,这一步很简单,又很复杂。因为事实的局部是一元一次的,整体是多元多次的;有时只出现一个变量,更多的时候呈现多个变量。我们可以把新闻与事实的关系简化为一个公式“新闻≠事实”、西方大众传播学对此的表述则带有原理意味:媒介内容必然与现实有所差异。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对这一现象十分关注,他在《大众传播学导论》中列举的几种产生“差异”的情况颇具代表性,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不等式:  相似文献   
57.
一、训练、疲劳、恢复与时间的依存关系: 运动训练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在能力,通过运动训练使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无控向有控的方向发展,最终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佳成绩,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我们通过我校运动员运动训练的负荷、疲劳、恢复与时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1)身体训练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是建立在训  相似文献   
58.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 的生命力的道德方式,跨文化传播极具文化伦理 意味;在政治、经济、传播技术、文化心理等多 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实的跨文化传播在总体上表 现出明显的工具性与功利性;跨文化传播的伦理 合法性应是合于人的文化创造自由与文化选择自 由,合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平衡和文化意义的共 同分享,合于人的文化传播无限可循环性的要求, 合于文化创造所内含的超越文化限制的精神。  相似文献   
59.
由于媒介竞争的加剧,广告市场的争夺,媒介技术革新以及受众心理变迁等多重原因的共同作用,媒介市场正面临着复杂的结构性转变。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则面临着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四重转型。时代呼唤着和谐社会,也呼唤着和谐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60.
新闻文体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一变革的中心在新闻文体。新闻界的许多人士已经意识到,新闻文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载体,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直至记者个体的因素都会通过影响新闻文体进而影响新闻写作。其实,从整个新闻写作史来看,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这一点,新闻文体以其话语形式和结构变易及认知事实的方法和思维格式的变化,折射出新闻记者的感受——体验模式,折射出新闻反映世界的独特方式的历史,从而集中体现了新闻写作史的特殊性。 本文试图对新闻文体展开一点研究,以期引起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