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因在“技术”的语境中守护“人性”而表现出一种集体研究心态,即教学论研究的人文情结,表征为追求生命心智发展的教学过程观,凸显非认知性交往的师生关系观和彰显个体精神自由的定制学习观。源于“人性-技术”二分的思维方式,技术偏见导致人性固化、知识育人回应乏力和历史文化根基缺失或是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的困境所在。以开放、发展和关注全体生命发展的立场,将技术纳入人性,促进规范升级,根植历史文化,重构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追求,不失为一条可取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02.
数字教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材发展的新方向,是因应数字时代知识观念变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举措。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知识从“内容”向“管道”转变,知识的流动性、自组织、索引性要求教材形态从“纸本呈现”转向“在线编织”,彰显知识空间意蕴、突出知识互文关系、注重知识非连续性。突破单学科体系,以资源整合建构知识空间、聚焦关键性概念,以节点凸显编制知识网络、注重导航式学习,以索引导向推进知识探险是数字教材编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3.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知识本位走向人的本位、从封闭体系走向开放生活、从知识掌握走向活动建构。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对教材进行"生本化"处理;以学生活动为重要手段,对教材进行"活动化"处理;以语文素养为重要载体,实现教材的"心灵化"建构。  相似文献   
104.
文理分科的反思与发展路径——基于课程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理分科作为一种课程设置方式,有其利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归结为文理分科的教育弊端,实质上是知识课程观自身的局限所致。新课程观作为一种更为进步的课程观,在理论与制度层面已经确立了在文理分科实施条件下,超越因知识课程观所致教育弊端的可能性,如何使新课程观从理念更好地走向实践,是实现文理分科发挥其自身优势、弥补因知识课程观造成的教育弊端、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5.
奥运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对北京奥运会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遗产进行了探讨,并对奥运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分析阐述,最后对北京奥运会遗产保护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