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对广西区五所普通高校现有体育场馆及学生利用体育场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及查阅我国普通高校相关现状的资料,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均存在体育场馆严重不足,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没能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在普通高校推行全天候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构想,并试图通过这一新的模式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缓解高校体育场馆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2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法、逻辑推理法等,对东盟国家(以越南、泰国、新加坡为例)舞狮运动起源、民俗意义、文化特征和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东盟舞狮运动根源于中国,是一项民俗意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极高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具有民俗地域性、变异性、娱乐表演性、竞技性等文化特征.东盟舞狮文化通过吸收和融合当地文化形成了具有东盟民族特点的舞狮文化.  相似文献   
23.
节庆体育活动是当前农村地区开展最为广泛的文化活动,对当地的乡风文明、村落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应加以扶持和科学的指导,使其能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开展,更好地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24.
经济开发背景下民俗节庆体育活动流变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影响较大的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发现,经济开发背景下,民俗节庆体育活动的举办目的、内容、形式、参加主体甚至举办地等状况均有发生流变,总体呈规模大、规格高、费用多并进行集中开发等现代化流变趋势,促使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在现代经济社会找到更大发展空间,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其中一些活动面临脱离群众、优秀民俗内涵和特色逐渐缺失等困境。提出对民俗节庆体育活动进行集中开发的同时,应重视扶持和指导其在基层的开展。实行两手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广西区五所普通高校现有体育场馆及学生利用体育场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及查阅我国普通高校相关现状的资料,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均存在体育场馆严重不足,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没能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严重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在普通高校推行全天候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构想,并试图通过这一新的模式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缓解高校体育场馆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26.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政府给予农村节庆体育经费资助的难度加大,农村节庆体育活动需要更多地利用当地群众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捐资,应重视组织引导大量回乡过节的村民参与健康的节庆体育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东南亚藤球的起源、社会文化特征及开展情况.主要结论:东南亚藤球运动有着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其起源可能与中国文化交流有关系;藤球在东南亚民众中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和多种活动方式;推动藤球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世界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国家之间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8.
当前,高校体育存在部分项目面临亟待变革与充实、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急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高校军训存在训练内容单调、总体质量不够高、成果得不到巩固、承训队伍缺乏等的不足。高校体育和军事训练具有显著的互动作用,利用它们的互动作用,能有效弥补两者存在的不足,为培养优秀的高校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29.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浦北舞青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制作、仪式、特征及发展进行分析,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提供案例支持和理论参考。研究表明,舞青龙作为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浓重的仪式性、与众不同的展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