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屈原及其以《离骚》为代表的伟大作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离骚》甚至被尊称为“经”。但是,《离骚》称“经”始于何时,古今楚辞学者的意见是很分歧的。我在研习楚辞学史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有了不同于历代学者观点的新的认识。我认为,对《离骚》称“经”时间的讨论,不只是为了澄清学术界长期争论乃至失误的一个老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开展屈原及楚辞的研究。故撰为本文,请专家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42.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第43页在讲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时有如下结论:如图l所示,OA 和平面α所成的角是θ1,AC在平面α内,AC与OA 在平面α上的射影AB所成的角为θ2,设∠OAC= θ,则有cosθ=cosθ1·cosθ2(证明可参照课本).  相似文献   
43.
今读《楚辞.九歌》,拟就古今训释的某些疏失略作商榷。所讨论的《九歌》语词(加着重号者)如下:一、《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远举兮云中”。三、《湘夫人》“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四、《大司命》“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五、《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相似文献   
44.
结合实际,论述了填充墙和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在实验室现有实验仪器中,将实验仪器进行重新组合,可发挥更好的作用,使测量方法更加简单方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46.
电梯构造复杂,故障风险高,安全隐患大。实时监控与了解电梯的工作状态,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或GSM传输弊病较多,而利用GPRS信号传输方式进行物联网远程组态监控效果最佳。以3台电梯监控为模型,DTU将传感器信号通过GPRS信号传送至云数据采集平台,再将平台数据关联至组态画面,组态动画就能反映电梯的运行状态。研究发现,通过GPRS信号传输进行电梯远程组态监控,硬件成本低、布局简单、效率高,可通过PC、手机等多个终端观察电梯工作状态,既能为电梯管理人员与维保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也能为乘梯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7.
洪兴祖生平事迹及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兴祖是宋代一位有治绩、有学识的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集中记载于《宋史·儒林传》本传。但是《宋史》本传所记,颇为疏略;而学术界论及洪兴祖,迄今仍只根据这一有缺陷的记载。本文则打算在《宋史》本传的基础上稽之典籍传记,索考旁证,使我们对洪兴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有更为全面详尽的了解,这对宋代历史特别是南渡前后的历史的研究,对宋代学术特别是宋《楚辞》学的研究,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8.
洪兴祖校《楚辞》而撰《楚辞考异》,其中引《楚辞章句》“古本”22条。所谓“古本”,乃指六朝时《楚辞章句》传写本。从“古本”不但可以了解《楚辞章句》文句在六朝时流传的一些情况,更可以据以校正历代《楚辞章句》文句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误、衍、倒等现象。  相似文献   
49.
我在《<九歌>夜祭考》一文中证明,《九歌》是先楚夜祭时乐神娱人的乐歌。但限于篇幅,文章对《东君》夜祭问题未展开论证;而证明这一论题对我们进一步弄清《九歌》夜祭问题关系极大。现就平日学习所得,对《东君》柞一新解,以就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50.
《电机与电气控制》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一门课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所在学院系部高职教育的实际,对课程的整合、教学过程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实现就业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