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也是教育人类学中国化抑或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人类学的问题。在我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教育人类学因缺失厚重的根基,在其本土化过程中充满着复杂性。就其本土化的取向而言,我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取向研究主要表现为"中体西用"、"‘方’‘圆’融合"、"本土‘内化’"三种。  相似文献   
43.
4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汉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民汉"两种文化冲突的文化困境、双语教师培训路径的发展性困境、培训效果的变革性困境以及教师双语能力提高与需求满足的能力性困境等。因此,要突破这些困境的束缚与压迫,就要建立多元化"双语人"培养机制、建立大学专业引导下的职前职后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双语教师培训协同创新机制以及建立以中小学为基础的双语教师实训基地,以提高民汉双语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甘肃省某师范大学本科四年级教育实习生的调查发现:教育实习生的教学效能感水平中等偏上,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民族因素、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教育实习学校类型对教育实习生的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为促进教育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建议师范院校进一步完善教育实习制度,加强对教育实习生的指导力度,改善教育实习条件;进一步拓展教育实践课程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师范生的发展关注;加强教育实习生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46.
当今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是现代教育的保证。只有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好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在课改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应改变角色,把主动权给予学生,甘当学生忠实的听众,要身负多职,以此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略有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7.
李秉德先生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其工作与研究中,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诸多的贡献。1933年,李秉德先生在河南大学学习期间曾经翻译过这样一篇文章——《电影在中学学生的社会态度上所产生的效果》。在他主编的两本重要著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论》中都设置了有关"电化教育"的专  相似文献   
48.
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要素之一,在教学论研究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研究的不断加深,其概念、本质与分类等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与社会科学的繁荣,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探寻"本土化"的出路,并呈现了一系列新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49.
教学生活研究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经历萌芽期、发展期、争鸣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教学生活的内涵及特点、呈现的方式、构成、时空以及变革等领域,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教学生活论重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50.
“名师”因何而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科研兴校”、“特色化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学校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把教师推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核心位置,教师角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期待。正因为这样,以培养“名师”、打造“名师”为主题目标的“名师工程”成为各地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目标。那么,“名师”因何而名?1.“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为教育倾其所爱,无私奉献是名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