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欢  王彤  闫艾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1):112-113+184+2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思政目标为落脚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三个环节入手,开展了新目标、新计划、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五新”课程思政创新点探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程育人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了排球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2.
缂丝浅识     
杨欢 《收藏》2008,(1):176-176
缂(kè)丝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丝织品,亦称“刻丝”,为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织造时,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缂丝艺术起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盛行于明清。  相似文献   
93.
加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与知识经济相适应,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的主要精力放到具体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培养上。高等院校如何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改革,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突出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科技、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要求,无疑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1-科技创新教育是强国之道。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我们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基础薄弱,科技人…  相似文献   
94.
95.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固定资产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本文通过对折旧方法的简述,分析其对企业的不同影响,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改革、并购、资产重组等经济业务在不断发展,商誉价值也随之提高,其确认和计量问题已成为会计界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自创商誉及外购商誉的计量及后续计量应采用的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可比性分析。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衢州机场199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地面观测资料做相关统计,来分析地面风、低云、低能见度、降水、雷暴等气象要素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从而更好掌握机场气候特点,保障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98.
杨欢 《大观周刊》2011,(14):142-142
从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单靠课堂教学一种渠道,难以完成教育、教学和培养的任务。随着我县课改工程的“再启航”大课间和“3+N”活动的开展,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因此,根据各学科教材特点,各年级学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必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杨欢 《收藏》2011,(8):71-73
《上海滩舞女》 油画以较大幅面塑造居住在上海里弄的舞女金莉萍的形象。金小姐是个中学生,父母多病。为了挑起家庭重担,她对父母佯称在外兼职做家庭教师,白天刻苦读书,晚上则身着华丽的旗袍.  相似文献   
100.
作者提倡注重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同学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生物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努力做到动手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抓,关注全面质量控制的训练,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