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5篇
体育   3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于先人为主使然,在篮球教学上,我们传统的单元教学的过程结构也沿袭了体操、田径的法则,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一应用一比赛”的渐进教学过程。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完的东西用不上,学生只学会了篮球运动的某些动作,而没有学会上场如何打球;教学方法死板生硬;教学进度缓慢;无场上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基层举重教练员队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基层举重教练员队伍的人员配置、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情况、论文撰写、培训状况、任教途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教练员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现法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材为题材,以再度发现为学法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具体实例,论述了发现法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给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学习的结果往往会表现出多种归因性判断和推测。心理学界有言:“对一个行为结果所进行的自我归因或他人归因,对人的后续行为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正确归因,乃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   一、归因理论的源出   海德首创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客观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进而,其将多种多样的原因简化为能力、努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如果在社区开展教育行为,一直是一个弱点.本文就高等学历教育工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工程、社区干部群众素质提升、社区素质人文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锻炼需要科学的指导,就拿最简单的跑来说,其中就有锻炼时间的知识、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知识、锻炼营养的知识、锻炼服装的知识、道路选择的知识等。所以说,没有科学的指导,不但收不到锻炼的实效,反而有害于自身的健康。为此,谨将常见的健身误区分析如下:1.晨间剧烈运动晨起时人体各脏器功能尚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需要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以利于生理功能活跃起来。所以起床后应稍息片刻,然后再进行晨练,且不宜进行剧烈运动。2.课间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心跳必然明显加速,往往健身运动由一般每分钟70次左右增…  相似文献   
17.
假期里,在南京鼓楼区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都能看到飘扬的队旗、飘动的红领巾,都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接触到孩子们开展的红领巾迎奥运行动计划、社区文明小使者、暖冬行动等各项活动,鼓楼区少先队员们在社区里实践体验,在社区里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作为我国特有的城乡产物,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特殊群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数亿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但大多数农民工是从事劳动力密集的工作,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不容乐观。构建地方院校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互动机制,提高外来农民工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强外来农民工就业范围,改善农民工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大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需要。但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实体办学机构,导致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极大地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此研究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在分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视域融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探索构建以高职继续教育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新模式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大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需要.但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实体办学机构,导致我国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极大地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此研究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在分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视域融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探索构建以高职继续教育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新模式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