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伤仲永》一文是王安石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他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借方仲永的生活事例,突出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被后人作为劝学育人的典范篇章,并长期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是,王安百《伤仲永》一文虽然力图强调后天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突出个人成长离不开积累和实践,  相似文献   
32.
潘明 《黑河教育》2014,(10):40-40
正实施"学讲计划"的主要目标中提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理念问题,其中包含了要树立天赋潜能理念、自主学习理念、机会公平理念以及教学民主理念,这四个理念是引领教育方向的思想。笔者以《老王》这篇文章的导入为例谈一谈我对"学讲计划"中课堂教学基本环节的理解。片段一:师: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第一次见面,我姓潘,你们怎么称呼我啊?生:潘老师。师:如果咱们相处久了,我成了你们的班主任,你们怎么称呼我?  相似文献   
3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给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标准》制订的基本理念以及标准执行的前景。  相似文献   
34.
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明  朱为民 《体育与科学》1999,20(6):35-38,51
体育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客观地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客观地要求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素质。本研究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结构协调论为理论依据,设计出三类初中体育教材的教学模式。经实践验证,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使学生的主体素质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短篇小说《幸福》中象征这一现代写作手法的分析,来解读2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妇女的浮华生活背后不幸的婚姻家庭、扭曲的人性欲望和潜在的女权意识,揭示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始终处于男性附属地位这一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36.
《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设计原理》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课,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认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实践及学生的特点,从课程架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课程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7.
在体育课堂教学多种层次结构构成的复杂系统中,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协调对体育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在全面分析体育教学三种结构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要建立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为目标、以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为前提、以课堂教学结构为中介的协调统一关系,必须在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体育认知结构和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优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38.
潘明 《成长》2005,(4):69-69
黄昏时分,诊所里面已经没有病人了。我匆匆地收拾着,准备赶回家。一位大概20岁的女孩却推开了诊所的玻璃门,她吞吞吐吐地说:“我月经不调,想要点药。”原来,她以往月经很准时,可最近67天了还没有来,而且还出现了厌食、恶心、呕吐以及头晕、乏力、倦怠等现象。以我的经验,女孩应该是怀孕了。  相似文献   
3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幼儿期就有创造性的萌芽,幼儿园通过实施创造教育来激发幼儿创造兴趣、挖掘幼儿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创造习惯、优化幼儿创造品格,为幼儿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九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尤其对青年来说,改革开放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海阔天空,竞争、机遇、成功相伴而来。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认识这一令人鼓舞的现象,应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运用这样的理论.从职业角色转换这个角度,来探索思考当代青年成功的轨迹。我们所采用的材料为30篇专题人物报道,刊登在1993年1至10月份的《中国青年》、《中国妇女》、《黄金时代》、《人生与伴侣》、《当代人》、《莫愁》、《知识与生活》、《妇女生活》等八种刊物上。我们这样取样的出发点是:一、这些个体是成功的,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