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楚辞的比兴手法在汉魏六朝文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禽鸟赋中的一些作品更是如此。作家通过禽鸟意象寄托自己的生平遭遇,以慷慨悲凉、怜悯哀怨为情感基调,体现了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62.
就业心理错位,就业心态失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求职就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当代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取先机,成功赢得理想职位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适应时代的历史潮流、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易班平台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了主要阵地、提供了强大载体、凝聚了生机活力;学生团队深度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需要、鲜明的组织特征、显著的运行优势。  相似文献   
64.
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间信仰的"宏观实体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空间—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观点。  相似文献   
65.
例1(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8-9题)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1中0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66.
在“高考心理助考报告会”现场,郑晓边教授以“五心十法、教养互动、应对高考”为主题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告诉家长如何给予孩子适当的期望和压力,及时提供心理支持;教导学生如何调试自己的情绪,满怀信心迎接高考。贴切教养的五大心灵处方应对高考的“五心十法”,包括贴心、细心、舒心、恒心和信心,而每一“心”中都包含着两个应对高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群众性歌咏活动开展更加广泛。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获得最佳演唱效果,不少群众音乐工作者及编导同志,在舞台设计、排练、乐队配器上,特别是对歌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改编或加工,主旋律不变),演唱后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但有一部分同志和个别领导干部,对革命历史歌曲演唱进行艺术处理,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顾忌,或者有偏颇的看法。据笔者所知,某中央厂矿在举行庆祝  相似文献   
68.
品德是由道德知、情、意、行等结合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更多地采取堵而不是疏,这样的做法,不菅是对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都是要不得的.当疏导对隐性教育作用失效或效能降低的时候,我们要反思的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变本加厉地去实施“堵”的方法.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处分的隐性教育功能,以期对隐性教育作更深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69.
声乐作品的演唱除了要有良好的演唱技巧(发声、气息控制、吐字、咬字、声腔运用等)外,还要有较好的感情处理。这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没受过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