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所带来的文化变革,极大地影响着高校主流意识的构建,影响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在新媒体文化下,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等,均发生着积极变化。随着学生权力意识的提升,高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体育课程权力的赋予与保障。  相似文献   
82.
分析珠三角绿道规划建设、绿道体育研究活动以及绿道体育文献成果现状,发现绿道体育理论研究已经滞后于绿道体育实践,研究主体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社会转型期,绿道体育研究趋势为:研究思路应囊括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度;研究方法应结合多学科中外文献,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理论研究配合实证研究;研究趋向领域为绿道体育实践与文化内涵、绿道体育产品开发与供给主体多元化、绿道体育公共服务、绿道体育旅游、绿道体育组织管理与规制、绿道体育管理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8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绿道研究进行概述。通过珠三角区域绿道实地调研,以及对参与绿道体育活动的村民、城镇居民以及游客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就绿道体育建设现状、绿道体育活动参与者性别、年龄、职业及总体评价等要素进行频数统计与分析,发现各要素的聚集趋势。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珠三角区域(增城、中山、江门)绿道体育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展开实例、实证分析,提出绿道体育管理规范化以及形成绿道体育运行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高校实用及基础体育理论教学网络平台建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平台实现了实用及基础体育理论网络辅助教学、自学和教学管理等功能。教学网络平台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的方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相似文献   
85.
高校羽毛球课CAI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我院07级、08级4个羽毛球选修班进行多媒体CAI技术教学可行对比实验研究,取得实验对比的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以此来探讨在高校羽毛球课应用多媒体CAI技术进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角度对国内、外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状况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大众参与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因素。本文认为只要因素有:生活方式、场地设施、价值观念和体育态度。  相似文献   
87.
高校篮球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等方法,阐述了多媒体技术的教育特长及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就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8.
体育社团蓬勃开展给高校体育课堂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的蓬勃开展原因进行探析。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征是大学生体育社团能够得到接纳的直接原因;同时,体育社团的自主管理,有组织活动,以及流动性、互助性等特点,刚好迎合大学生心理需求。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应该从体育社团蓬勃开展中得到,诸如,增加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课堂缜织、管理;努力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等启示。  相似文献   
89.
谢冬兴 《科技广场》2009,(10):172-173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对民办院校体育部门和谐团队建设进行探讨与分析.民办院校体育部门教师主要以青年体育教师为主,在年龄与职称方面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结构;同时,青年体育教师多表现出压力过大,归属感差.民办院校体育部门建设和谐团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现状、教师心理出发,切实解决好"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谢冬兴 《内江科技》2009,30(12):69-7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10所普通高校800名大学生体育法意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广州高校学生对体育法热情不高;体育法知识、理念及功能认知与学历不成比例;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比高年纪(三、四年级)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学生了解体育法的渠道单一,而且没有针对性。建议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理论中添加体育法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