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2667篇
科学研究   43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66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 ,往往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因此引导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显得十分重要。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对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毕业生就业政策不甚理解 ,认为中专生没有出路 ,因而产生埋怨、消极的情绪。还有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期望值过高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针对这些情况 ,我校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 ,宣传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具体方针和政策 ,分析就业形势 ,教育毕业生要注重现…  相似文献   
72.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对王国维先生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进行过一次著名的概括 :“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 ,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先生并且预言 ,此三种研究策略 ,必然会转移一时之风气 ,从而成为后来者的轨则。自陈先生发表此论的 2 0世纪 30年代至今 70余年间 ,就与考据稍远的文学研究领域而言 ,学术的总体进展与西方观念的引进确实存在着莫大的关系。在异域思想的照耀之下 ,一些被传统所遮蔽的文学作品脱颖而出 ,一些被…  相似文献   
73.
一、积极主动地听课中学的课程并不好对付,在毫无准备(预习)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顶多只能懂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想要做到彻底理解,几乎不可能。真正所谓的“上课”,就是把自己事先做过或思考过,但又不怎么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去求得解答的线索,然后再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这样你必须做好预习和复习。二、预习三部曲1.第一阶段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2.第二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3.第三…  相似文献   
74.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直观、图文并茂、声图兼备,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深受教师与学生欢迎。该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基本功能、设备的构成、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76.
教师能传达、学生能领会一篇范文的精华、要点,这应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最佳状态。不管执教者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能否抓住精要应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一把主要标尺。 应该说,教学方法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还是对作品精要的把握。 阅读教学涉及到作品、教师、学生三者,它是一个信息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作为信息载体的一篇杰出语言作品,从信息论的角度,它一方面要极力消除不确定性(信息是消除了某种不确定性的知识),也就是极力使任何人阅读它时,都能感受到它的最主要东西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要极力排除已知性(信息是向接收者报道他们未知的知识),也就是这个“存在” 究竟是什么,对于越多的阅读者(尤其是这个领域越高层的阅读者)来说是新鲜的,未知的,它的信息价值就越高。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诉诸形象,统一于感性形态的特点,使得这种既能强烈感觉又无法一眼看穿的矛盾更加突出。所以,具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中学生,在正常情况下,其初始的真诚的阅读感触是大致指向文章精要的;同时,这种“初感”往往又非常朦胧、肤浅,乃至不无杂乱,但却非常重要。教师的责任,就是抓住这种可贵的“浅层直觉”,将其导向准确的、深层的,包含了理性认识的再度判断。拙作《我国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三大成就》(载《教育研究》1  相似文献   
77.
冷国华 《物理教师》2004,25(1):8-29
声波的干涉实验是说明波的干涉现象的一个重要例子,由于声波是纵波,因此做好这个实验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波的干涉.在物理教学中通常使用音叉来实现声波的干涉,但对该实验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效果的研究会发现其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1 音叉声波干涉实验的缺陷 音叉声波干涉实验通常是这样来进行的:敲响音叉,围绕音叉走一圈,或音叉转动一圈,在此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78.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高度关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今,“阅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表面热闹的阅读探究,过分追求模式,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严重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本意. 一、语文阅读教学“伪探究”现象例举 1.探究与思维脱节——“伪”在教师提问不合理. 探究激发思维,探究源于问题,探究过程是学生不断思维,不断消除疑惑、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老师在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提问:“这首词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典故,有人说它有堆砌之嫌,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稼轩词》却说稼轩驱遣典故,无一点斧凿痕迹.  相似文献   
79.
80.
文章在一年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扼要地_说明了改革的必然性、现状、困难、总结了实施改革的具体认识和基本路子,汇报了一年来实施改革的主要收获,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的理想目标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