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家喜事多     
我有一个可爱而又温馨的家,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箩筐,装载了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和丰收的喜悦,这些喜事就像一串串香甜的冰糖葫芦,使我至今回味起来仍感到其“乐”无穷……也不知道是不是幸运女神降落到我家,我家最近的喜事儿就是特别的多。你看,上个月爸爸以优异的成绩晋升为高级科普师;这个星期,我又几乎全票当选为班长;昨天,我们去千家惠购物抽奖时还抽到一支牙膏呢……其中最令我回味的还要算下面这三颗“糖葫芦”了!你看那些工人正在忙碌地搬运着彩电、衣柜,是在干什么呢?哦,原来是我家乔迁新居,也是我们家最大喜事。这次,我们家可是彻底…  相似文献   
22.
偶然看到了几位作者关于小学数学是否预习的探讨文章,因心中一向存有对数学的那份“情结”,所以我就拿起了笔参与到讨论中来。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23.
烦恼进攻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比较烦。唉,烦恼这些不速之客纷纷向我发起“进攻”,怎么办?  相似文献   
24.
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商业利益、权力集团利益和公众( 社会)利益在其中呈现出互动的复杂关系, 而在我们以往对传播媒介技术的研究中, 往往较多地关注于社会利益的作用, 而对于其背后更为错综复杂的商业动机和权力之争却较少涉及。美国数字电视的推进,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研究样本。本文从对媒介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理论视点出发, 探讨美国广播业者、政界人士、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社会公益团体和广大媒介消费者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电子传播的法律和传统的公共原则在当今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1999年国际传播学会第49届年会作了全景式描绘。其中包括大会一般情况,主题会议的讨论,17个不同分部专题报告的内容。而全文最后概括的4个特点代表了国际传播学研究的最新趋向:①针对现实,崇尚深化而有新意的研究。②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共论,形成多元视角与多维框架的传播观。③对海外媒体是否“妖魔化”和如何“妖魔化”中国的多层次思考。④注重差别、张力、对话,这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趋向,也是大会主题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即将传播与对立相联系,倡导接受差异;不把差异仅仅看作是一种对立、冲突,而是借对立而显现各种转折,在对立中有新的发现。这是一种研究的思想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26.
网络听评课是一种全新的品德学科教学研究方式,“校校通”为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活动平台。网络听评课较之于传统听评课具备一定的优势:便捷、快速的特点调动了品德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自由、灵活、互动的方式有助于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不见面的网络“书面”评价使评课更加真实可靠。当然,我们应当认识到,网络听评课只是一种手段,不能替代教研的内容,要真正提高网络听评课的质量,必须要做到听评课的内容和网络传递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7.
陆晔  薛丽 《新闻记者》2013,(1):40-43
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调查①:2010年全国受众每星期收看电视的平均天数为6.29天。其中83.3%的受众每周7天收看电视。在电视观众当中,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3.2小时。同时,全国受众平均每星期上网的天数为1.48天,其中17%的人每周7天都会使用互联网。尽管网  相似文献   
28.
连词“和”使用频率很高,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偏误。讨论分析了连词“和”产生的偏误并分析了偏误的原因。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的特点,减少偏误的出现,力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9.
30.
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美国新闻界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客观性法则”无疑是一种举足轻重的报道方针。作为美国新闻界长期标榜的信条,它早已不单是操作性的报道方式,而从实践中抽象出来,成为曾被认为是“发展于美国、奉献于世界”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由于这种立意甚高的价值观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对其发展过程作一历史回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19世纪30年代以前:“报道事实”的新闻标准在政党纷争中沦丧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发端之初的美国报纸是人们获取来自田园消息的重要渠道,尽量准确地提供事实是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