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3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马建华 《钓鱼》2006,(4):16-18
采用悬坠钓法的钓友,在初期刚接触于调目为钓灵,并随着钓目的逐渐减少或钩饵在水下才会呈现下钩饵落底上钩饵这种钓法时,很容易在对灵钝认识上、钓调目的逐渐增加,线组的状态趋向于更灵轻触底的状态。因此如果将调目同钓目相组搭配上和饵料物理状态上产生错误认敏;而当钓目大于调目时,将这种状态称等时的状态定义为不灵不钝状态,很显识。回顾本人习练悬坠钓的经历,也曾经做钓钝,并随着钓目的逐渐加大或调目的然,这种定义会使不灵不钝没有一个统一走过一些弯路,将这些东西总结出来,或逐渐减小,线组的状态趋向更加迟钝。的标准(一钩落底一钩离…  相似文献   
32.
写作教育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这种教育需要把学生的情感意愿放在首位,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写作的目标要求形成一种天然联系,用最佳的教学方式去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从而让他们写出蕴含生命活力的文章。  相似文献   
33.
到底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次日照探钓之行?否极泰来?苦中作乐?抑或好事多磨?我真的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总之,辛卯年春,虽然我同朝思暮想的黑鲷妹妹有了初次约会,但这次约会中的曲折以及发生的故事实在令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34.
面对学术期刊出版的集约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态势,中华医学会在期刊编辑出版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值得中国科协各学会学习和借鉴。本文分析了中华医学会期刊规模化运营的策略和措施,总结了其办刊经验,提出了对中国科协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59种国际合作期刊及相关国外合作出版机构的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专家座谈,了解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的国际合作目的、合作方选择原则和合作内容,分析合作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科技期刊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36.
开封城市土壤主要性质及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方形网格法在开封市布设土壤样点137个,采集表层(0 ~ 10 cm)土壤样品进行城市土壤性质的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土壤密度、pH、有机质和全氮均与郊区存在差异,且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开封市土壤密度的功能区差异为休闲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行政区>工业区,水平分布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土壤的pH呈强碱性,空间分布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由东至西呈环状递减;全氮含量为工业区>行政区>道路临近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由城市东南区域向西北区域降低.  相似文献   
37.
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转型期的语境中,中国传统戏剧或像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样在人类的文化行程中驻足?或以何种姿态伴随着历史的脚步而同行?齐建华先生的《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行程》(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以下简称《行程》)从戏剧文化学的角度对此作了精彩的论述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8.
马建华 《钓鱼》2005,(23):28-30
自“合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  相似文献   
39.
马建华 《钓鱼》2006,(6):41-41
钓了十多年鱼,碰到的“大家伙”不少。2004年7月我在安徽界首陶苗镇蒋庄鱼塘钓获了一尾8千克的大草鱼。当我带着“战利品”雄赳赳地往家赶时,途中不时有钓友凑过来打探情况,看着钓友们羡慕的目光,听着钓友们的恭维之词,那份得意,那种“不可一世”的成就感,恐怕只有钓鱼人才能理解。可钓了十多年鱼,却从未碰到过500克以上的大鲫鱼。皖北虽沟渠纵横,可大型水域较少,此等个头的鲫鱼,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机会总算来了,去年5月28号,我终于钓到了梦寐以求的“黄壳大鲫”,而且一钓就是两条。是日清晨,天阴有雾,气候凉爽宜人,我轻装简从,约6时…  相似文献   
40.
马建华 《钓鱼》2005,(13):19-21
鱼漂与浮标在我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在于二者在钓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鱼漂是漂浮在水面上用来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但如果用这种眼光去看待悬坠钓浮标则显得狭隘了。现代浮标除了具备传统鱼漂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作用外,还具有通过调钓目数的变化改变钩饵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标尾的细小信号变化探测钓点内鱼的密度以及鱼所在的水层深度;正确反应鱼饵在钩上的剩余程度和溶散量.通过控制标的翻身速度以适应不同鱼情的垂钓需要等等。这些作用在传统鱼漂上是难以得到体现的,因此,如果仅用鱼漂这样的名字称呼浮标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