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1752篇
科学研究   334篇
体育   257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作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正确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科学地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注重“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这是邓小平同志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独创性的运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52.
提高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学习支持服务是重要的因素。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中建立,完善,推进,支持,健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若干问题,加强教学与助学的媒体建设,加快开放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以进一步在理论与实践上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突出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它高于其他有关社会发展学说而赋予自身真理性的关键之所在。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仍有实质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鲜明地贯穿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思想,在理念上是一脉相通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首要的思想来源,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54.
勿庸置疑,自由乃是人们今天所持有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本文将从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来展示自由重要性。首先,阐述了自由对于世界发展的有利之面,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正是由自由所激发的巨大能量所推动的。其次,分析了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从反面印证了自由的重要性。最后,对上述分析了作了几点反思,以寻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有益见解。  相似文献   
55.
文章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讨将“Critical Thinking”能力培养融入经管类本科课程中的实践方案,阐述了如何采取问题式教学、情景模拟、辩论研讨三种教学策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并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56.
“意境”作为东方美学独特的范畴,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由有限到无限,由自然到人生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57.
模拟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旨在研究模拟医学教育在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较多研究生认可模拟医学教育,赞成模拟教育改革,在考核结果方面实验组的完成项目人数、动作娴熟度、准确度及无菌要求和人文关怀掌握度等方面,模拟医学教育更胜一筹,不失为一种更好的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58.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经济、社会具有巨大指导作用,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职生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赞皇县耕地资源的现状,分析了耕地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就促进赞皇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耕地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0.
东亚地区对流层O3和CO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ZART-2,采用两组不同的污染源数据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O3)及一氧化碳(CO)浓度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通过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结果能较好的再现日本南鸟岛站与绫里崎站观测到的季节变化特征。由于这两观测站所处的环流场形势不同,受亚洲大陆污染物出流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两组排放源下CO与O3浓度的模拟差异在两地的表现有所不同,在绫里崎站可以看到CO与O3浓度的模拟差异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