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3708篇
科学研究   493篇
体育   407篇
综合类   32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叶敏 《编辑学报》2008,20(1):50-51
阐述登稿数、退稿率、论文发表数、论文发表周期四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论文发表周期的建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论文发表数固定的情况下,若要有效地控制论文发表周期,编辑部应想办法控制登稿数和退稿率.  相似文献   
22.
主要介绍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3.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图书馆员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职业风范和职业能力。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载体是图书馆员,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核心部分,体现在其社会职能的学术性特征、服务性特征和信息能力方面。图书馆职业精神,是通过图书馆员在实践中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4.
徽商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总结经商经验,撰写商业专书,以求从商职业技能的专业化;贾儒结合,程朱理学与王学并尊,因而演化出"官商互济";创建以诚信为本、义利均衡的贾道和独特的营运型式;以及利用其区位优势,抢先占据长三角地利,致力于长途贸易等.  相似文献   
25.
大学生网络行为及其服务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高校大学生失范网络行为,提出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信息渴求,依据现代网络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信息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26.
三线典藏制度与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玲  叶艳鸣 《图书馆杂志》2004,23(11):35-37,39
本文探讨了三线典藏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全新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并指出动态典藏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三线典藏制度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27.
论信息产品责任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服务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商业流通等各个领域。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由信息产品缺陷致害所引发的法律责任问题大量涌现。必须及时对信息产品责任这一新问题进行法律思考,必须用法律的手段规范信息服务、促进信息产品交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8.
学术期刊是传播智库研究成果、扩大智库政策影响力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缺少服务智库建设的功能,学术期刊的从业者也缺乏主动为国家智库建设服务的意识,这与国家大力推进智库建设的政策要求不相一致.文章通过分析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作者来源、承载内容、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等与智库的关系,探讨学术期刊服务智库建设功能缺失的表现,提出构建学术期刊服务智库建设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编委会是学术期刊重要的职能机构,学术性是其首要特性,但在实践中,编委会却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基于对143种人文社科期刊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编委会行政化主要表现为编委任命方式的行政化、遴选标准的行政化和更替机制的行政化.编委会行政化容易滋生编委的“本土化”,弱化期刊的国际化程度;编委会行政化容易导致编委流于形式化,弱化编委会存在的价值;最后,编委会行政化还容易降低期刊编辑部对编委会的总体认同感.学术期刊编委会应“去行政化”,回归学术期刊的学术本真.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耦合协调度及未来前景,在分析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修正GM(1.1)预测法对我国东部地区11省市2013—2017年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预测未来10年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2)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且二者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体育产业系统发展水平比健康中国系统波动性更强,体育产业成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路径依赖;体育产业发展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驱动作用较弱,而健康中国建设对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大。(3)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性在逐年稳步上升,但演进与提升速度较缓慢,协调关系始终处在勉强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从北向南的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高—较高—高—较高—高—低”,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耦合协调水平演进与提升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提出建议,以期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