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38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高中物理对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微观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气体动理论,对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微观实质进行了更深刻的解释,并举例应用.  相似文献   
42.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应采用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工学结合实践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高考数学命题是命题专家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科学设计典型问题,它不仅含有重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高考试题的考查首先是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运算求解、推理论证等能力.  相似文献   
44.
刘力 《新闻界》2008,(3):133-135
本文对在新时期广播栏目的生产及如何优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5.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六个困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国际上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对中央集权教育制度的共识,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推行校本课程开发,其主要目标概括起来是:(1)鼓励各地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2)鼓励学校从本地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适应社会变化,克服学校课程与生活实践的脱节;(3)鼓励一线教师增强课程意识,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工作,以发展他们的潜力,促进专业成长。由此可知,推行校本课程的用意在于使课程多元化和教师专业化,适应各地学校的不同需要、地方社会的需要和切合学生所需,以消除原先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中央设计的国家课程体制的…  相似文献   
46.
刘力 《记者摇篮》2008,(11):49-50
锦州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先后举行了四次“万里行”大型异地远程新闻采访活动,新闻触角延伸到行政区划范围以外,四年磨一剑,打造了一个极具广播个性魅力的“万里行”品牌。  相似文献   
47.
48.
在现行英语教学体系中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案和学习手段,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学活动正确评价,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适应程度,对于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能够进行及时调整,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9.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临床的严重创伤,常导致严重伤残,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寻找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近年来医学工作者经常研究的课题。近8年来,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刘力 《辽宁教育》2008,(11):18-19
幼儿园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基本专业能力的幼儿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我们在研究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还发现有些能力因素.不包含在幼儿教师基本专业能力之中.可它们却与专业能力紧密相联。如沟通能力、亲和力、情商能力等也是幼儿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能力.我们称之为必备辅助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