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1.
在阅读英语短文时,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语。此时。一本好的英语词典无疑是个好帮手。但是要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仅靠词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现在介绍几种最简单的猜测词义的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2.
太极站桩是我国众多古老的练功养生法之一。目前对太极站桩的研究多侧重在健身效果方面,对站桩时的生理变化研究尚少。本文试图通过太极站桩时肌电图的变化,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电刺激前脑内侧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观察运动疲劳大鼠纹状体(striatum,STR)神经元诱发放电变化特征,揭示黑质(substantia nigra,SN)-STR多巴胺(dipamine,DA)能神经通路对运动疲劳调控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和运动疲劳组(fatigue group,FG),每组16只,建立递增负荷运动疲劳模型。电刺激大鼠MFB并微量注射多巴胺Ⅰ型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D1DR)拮抗剂氟哌啶醇(HAL),采用玻璃微电极观察运动疲劳对SN-STR神经通路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运动疲劳后,诱发大鼠STR神经元产生最大兴奋性反应的刺激频率较CG明显增大(P<0.05),抑制性反应单位比例增多,HAL对抑制性反应单位有敏感的阻断作用。结论运动疲劳后,STR诱发放电的频率达到最大值的刺激阈强度增加,SNc区的DA能神经系统主要通过D2DR的作用对STR的电活动进行调节,提示SN-STR DA能神经通路参与了运动疲劳的中枢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分析了视听说课上视听输入的优势,以及说这一不可或缺的输出部分。结合实践提出视听说课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的初步能力,为其进一步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翻译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然而,现阶段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MATLAB中BP网络算法的基本训练函数。结合案例,探讨了多元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给出了程序设计过程,对网络学习精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7.
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随着现代社会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照片档案的利用率也在大幅度提高,其利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由于照片档案自身的特殊性,在对其管理上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亟需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28.
在素质教育不断强化,价值观念激烈碰撞的当代,德育老师的任务远不止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在当好德育教师的同时,教师更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开拓者。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德育教师的任务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决定了德育教师应该转型。  相似文献   
29.
我叫科洛斯魔影,可我不大喜欢这个名字,总觉得“风儿”比较好听:当初人家为我创建身份时,就给我取了“科洛斯魔影”,我也不好再要人家帮我改,将就着用了。结果别人一听我的名字都说哥们儿怎样怎样,等见了面就忙着改口,姐姐妹妹乱叫一气,特逗。  相似文献   
30.
汉大赋文化内涵的最大特征即“劝百讽一”。这种特征的最终形成与原始创作意图可谓大相径庭。“劝百讽一”面貌的形成,究其原因是汉人对其时代精神风貌的用心展示,而整个创作是在文学理念与儒家思想的较量中进行的,最大的收获则是促成了人作为大自然主宰者的意识的形成与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