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26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学习与掌握运动知识、技能是体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而体育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必须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学生掌握技能的心理特点。我们看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一种新的运动技能时,往往是尝试着完成动作并尽量控制动作的结果。譬如,初学跨栏跑,学生总是在做之前在平地上自发地模仿,或是在做完的归途上还在继续体会着动作,他们总是努力接受教师的指导,利用与新动作相似的过去经验,并注意模仿教师合理的动作方  相似文献   
52.
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为提高教学工作质量,都提出了学习心理学的要求,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也是长期工作实践所给予他们的宝贵启示。他们看到:有的教师工作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虽然辛辛苦苦,却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甚至同一个班的学生由不同教师执教,在教材难度相近,同等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也会得到迥然不同的效果。于是他们悟出了这样一条很重要的道理: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只有“知其心”,才能“长善救失”。“心”,就是指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而要“知其心”、也就必须学习心理学。  相似文献   
53.
就大学校园内贫困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与表现作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各种情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4.
在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50名参加体育保健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体育保健运动的作用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体表现为增强呼吸系统机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健脑,益智,增进机体的能力。这些可为高校体育开设体育保健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入手,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管理,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特别是对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模式上,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见解,以供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56.
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讨厌的就是“背单词”,天性活泼的他们对枯燥的重复简直深恶痛绝。为了激发孩子们背诵的兴趣和热情,我采取了诸如竞赛、表扬、发奖品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但是仍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57.
第11 届全运会射击比赛优胜者获胜心理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运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它就像有强大引力的重磁场,吸引着全国十几亿人的目光,其竞争激烈程度、竞技水平之高,可与 奥运会媲美。射击比赛弹数多、时间长、动作精度要求高,一发不慎可能痛失全局。射手的心理稳定性、耐受性、调控能力直接影响技术表现及比 赛成败。总结全运会优胜者的成功经验,对挖掘射击比赛规律、促进运动员成长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六所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情况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认识以及对影响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积极地养成良好锻炼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9.
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业务的往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项应收及暂付款.但是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应收暂付款数额则要小很多.本文从事业单位的应收及暂付款相关背景出发,分析了事业单位应收及暂付款的现状及存在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0.
学习成绩优秀、考试排名靠前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尖子生。他们一般有着共同的特点:勤奋、刻苦、作风踏实、自制力强,学习悟性很高,遵守纪律,很少惹是生非,最让老师和家长省心。另一方面,一些尖子生身上也存在着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骄横虚伪、冷漠自私、心理脆弱、飞扬跋扈、同学关系紧张等。如何让尖子生发挥更大潜力,发展成为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本刊邀请长期在中小学一线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