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求学校提供适合的教学。对这一问题的论证不仅应从教学的视角入手,更需从广阔的视域予以考量——"适合学生"不仅仅限于倡导"差异教学"或"因材施教",更蕴含着多个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然而,现实与理念的冲突及多种因素的制约却使践行适合学生的教学面临困境,教育学研究者应进一步探索,努力寻求一些可能、可行且可为的解决方略。  相似文献   
32.
教学评价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加强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目的出发,对教学评价涉及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教师的专业自由与职业职责,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可测、可评性及评价中的竞争与合作等作了辩证的分析,肯定了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同时,本文还时作为一个社会过程的教学评价的工作环节及各主要环节的操作事项、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3.
在西方的教育评价文献中,“评价模式”一语并无严格的定义。在有些场合下,“评价模式”是指一种评价思想体系;在有些场合下,“评价模式”是指一种评价的方法。在马道斯、斯克里芬等著名教育评价研究者编著的《评价模式》一书中,“评价模式”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思想、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许多评价研究者在论述其评价思想、评价理论或  相似文献   
34.
右腿是力量的源泉,经常能听到“用腿推铅球”这样的说法,到底应怎样理解呢?从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用力角度看,右腿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铅球的投掷效果。那么,投掷中右腿具体的作用如何?这就要从正确的动作技术结构,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5.
一、关于“c型”曲线的说法 在国外的一些资料中,经常可以看到在打高尔夫球挥杆动作的最后阶段中,关于形成“c型;曲线的身体姿势的例子。具体指的是由于腰部的转动和身体重心的移动而形成的身体背弓的姿势。关于“c型”曲线在投掷项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面临着既有挑战、又有机遇的发展形势。自学考试如何正确面对新形势,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37.
一、知识概要与能力要求 光学部分知识主要有两大板块内容:一是几何光学,二是波动光学.这部分知识定性要求的多,定量要求的少.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长沙市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信息和相关数据。依据这些信息,主要从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状况、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态度和评价两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9.
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须以对教师职场状况和教师从业心理的全面了解为基础,而教师从业心理的核心是其对该职业是否认同。本研究调查了湖南省5个小城市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状况,从教师对职业能力、职业意义、职业特征、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工作回报、工作条件的认同以及归属感九个方面,了解了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特征,分析了具有不同背景因素的教师在职业认同上存在的差异,并对导致这些特征和差异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基本取向经历了由注重学历补偿和适应向注重引导发展与改革、由重视学科知识掌握向重视教育能力提升、由依赖单一培训模式向倡导多元培训模式的转变,其大致走势是:从职前与在职二元分离走向系统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育一体化,从数量应急走向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从工作关注走向人文精神观照下的对教师个性和生命的关怀,从职业提升走向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教师生涯设计与经营。上述变化与走势的动因是: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适应,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应,对教师职业专业化大势的因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