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如何提高成人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从各个因素探讨怎样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效果,有助于谊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
当前随着体育课程标准理念学习的深入和课堂实践,为体育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体育新课标的体育教学活动蓬勃开展,积极地观摩了许多教学课例.发现许多教师将体育教学的突破口放在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得高效果的“主题教学”上.但由于种种不足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运用主题教学实践探索.用以促进学生自学自练.使课的主题更加鲜明.体育课堂教学得到了升华.如下策略提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3.
某些大学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个:一是学非所好。一些同学目前就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高考时所报的志愿,另一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自己选择的专业,从而失去了兴趣。二是学非所用。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社会对某些专业学科的毕业生不具备相应的接纳能力,造成毕  相似文献   
24.
2009年韩国教育部对教育课程进行了修订,在高中科学课程内容中将原来的分科模式修订为各学科交叉渗透的、融合性的模式,并增加了介绍尖端的现代科学的内容,力求引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新颖的尝试,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文章针对现代汉语中"反身""返身"混用现象,分析在表示"转身、回身"意义上,二者具有相同的理据性、系统性,但"返身"通用性更强,且无歧义,因此建议在此义项上以选择"返身"作为书写形式为宜。  相似文献   
26.
着眼于具有先天传承条件的广大农村学校,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河北省仅有三分之一农村学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传承项目种类单一、形式化和传承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大力开发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推动体育非遗项目列入体育师资培养全过程,打造体育非遗项目传承教育研究团队,着力广大农村学生体育非遗项目学习兴趣地培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对物理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物理课堂的教学方式也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而变化,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有助于物理教育的不断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探究多媒体对物理教育的影响,基于多媒体对物理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目前多媒体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对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率却逐年下降,并与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所形成的明显反差,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深层含义,并提出了对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减轻就业压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29.
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其教学质量的因素,并从教学计划、教材、任课教师.教学与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为了使公选课在高等教育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孝感学院选修环境类公选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matlab环境下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学科类别和选课原因对教学效果影响较显著。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为通高等学校环境保护教育的发展完善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