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池州学院本科一所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与尝试。文章认为,应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62.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从认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界,更从方法论上拓展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张力和内生动力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用生态调控原则规划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3.
高校治理应重视软法。高校治理的软法有三种基本形式: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硬法)中的软法条款;党和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高等教育的规范性文件;高等学校自身制定的各类管理规范。高校软法之治的机制包括:自愿服从、激励机制、内部强制服从、社会强制服从和国家强制力的影响。高校治理的软法存在内容、制定技术和问责性不足问题。完善高校治理需构建软硬兼施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64.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鼓励大学生创业,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所以,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梁漱溟作为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对心理科学学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核心或中枢作用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应尊为“百术之首”;“心与生命同义”是梁漱溟的心理实质观;发生的研究法、独知法和物观法是梁漱溟理论中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辅助研究方法有返求事实法、东西比较法、注重考据法等。  相似文献   
66.
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以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为需要,编排适需、适用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学材而非教材为中心,采用独特有效的教材编写,采用面+线+点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设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收到良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67.
在劳动教育实施中,“以集体劳动为主”应该成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基本形态。集体的形成首先是基于共同认同目标,又是基于“自愿”的性质。集体的形式很多,班级不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唯一集体”。在集体中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劳动教育效果,激发青少年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真实情感。有效劳动集体的形成可基于培养青少年的集体关注力、明晰劳动的道德意义、家校协同合辙、“集体”是劳动教育的“方法包”等。  相似文献   
68.
柳友荣 《教育文汇》2023,(11):15-19
“建构”(construction)强调面对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学习者身临其境,积极参与,主动表征学习内容。“建构”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学习的姿势,是教育者用“抛锚式教学”,引导学习者在真实鲜活的世界里,搭建合理规范的认知体系和获得认知结果。人与生俱来是一种“未完成性”的存在,这种“未完成性”应该就是人类能主动“建构”彰显自身适应力的基础。劳动教育实践中主体建构需要教育者将劳动教育实践设计成基于习惯养成的活动、尊重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在师生共同体的基础上完成意义建构等。  相似文献   
69.
柳友荣 《教育文汇》2023,(12):24-28
“泛在”(ubiquitous)是一个现代信息技术的词语,在劳动教育中意指综合施教,多主体、各方面综合发力。“泛在”失灵会生发“双重人格”,影响劳动教育育人效果。劳动教育“泛在”包括就劳动教育的时间特性而言的“持续性”、就劳动教育空间而言的“场域性”、就劳动教育目标而言的“设计性”,以及就劳动教育主体而言的“交互性”。“泛在”劳动教育的组织遵循应该做到劳动课程、融合课程、潜在课程相互协同,家庭、学校、社会一体推动,提升教师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0.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给应用型大学校园带来越来越多的外聘教师。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外聘教师的存在提供了合法基础,政府投入不足提供了制度基础,学科与专业建设与调整提供了环境基础。作为“局外人”的外聘教师存在着“临时教员”削弱职业奉献精神、“相对剥夺感”弱化职业获得感、“局外人”意识诱发“道德风险”、“评价虚化”导致“目标盲区”等问题。通过立法规范、建立外聘教师登记卡制度、防范“道德风险”、指派“兼职导师”以及实施“情感支持计划”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外聘教师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