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项目团队管理和冲突管理同为项目管理中永恒的话题。从分析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性质的联系、差异以及各自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入手,基于情商、学习型组织等组织行为的视角,探讨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项目团队时如何实现对认知冲突的有效激发和对情绪冲突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2.
全面介绍21世纪的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的标准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3.
烟雾这一景观,曾经吸引无数的人们蜂拥而至洛杉矶,而今从蒙大拿州的孤丘市到纽约市,整个美国到处都有这一景观。吸入这种污浊的空气,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结果,让人们吸入其他类型的空气倒是颇为困难了。  相似文献   
144.
《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强”字,语文课本解释为“有余”。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强”在这里应看成是“(彳强)”的通假,作“一贯钱”讲。“第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一个对偶句,“强”就应与“转”相对。课本注释“转”的意思是“次”,为量词;而“强”解释为“有余”,是动词短语,这就违背了对偶句“词性相同”的构成原则。把“强”看作“(彳强)”的通假,“百千强”即“百千(彳强)”,也就是百千贯钱的意思,极言赏赐的钱财之多。由此可见“强”在这里是一  相似文献   
145.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基本性质,可以帮助学生解答许多不同类型的分数问题。下面就如何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解题列举几例。[例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8/( )=6/24=( )/4=24/( )分析:因为18/( )=6/24,且18÷6=3,分子缩小了3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缩小3倍,即( )÷3=24,  相似文献   
146.
王永胜 《收藏》2014,(1):182-183
2014是农历马年。在接下来的两期中我们会陆续见到王永胜和他的十二神骏。他用秦砖汉瓦精深的艺术思维,直接吸收汉画像砖和唐马美妙的造型艺术,融入毕加索精到的抽象造型技法,形成一种灵动、奔放、清新、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了马的生命力和速度感、立体感,传承传统又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针对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汉译英成绩偏低的问题,通过对英语与汉语主导词性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在词性使用上的特点,指出在翻译时应适当转换词性,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内太极拳运动以及太极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我国高校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使太极拳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运动在普通高校得到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9.
王永胜 《收藏》2018,(7):106-107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天马是龙马,是乘之飞升而到达仙界的凭借;仙山是不老之境,隐藏了长生不老的秘密。自秦汉开始,历代皇帝就开始在道家方士的协助下,寻求长生不老之秘。仙山是彼岸,天马是到达彼岸之舟,天马仙山实际上在秦汉开始就成为一种精神的图腾。  相似文献   
150.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学生学习盐类水解的难点,我们认为主要是盐与盐的反应.学生在遇到盐与盐的具体反应时,往往难以判断是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还是盐的水解反应.盐与盐反应大约有六种情况,把这六种情况一一分析透彻,问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