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感性选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性选择具有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文化学上的多重意蕴。从感性选择的语境来审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感性选择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性选择也就无法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底蕴和民族特色。理性地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感性选择及其演变机制与规律,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具有较强的文化导向功能、文化整合功能和主体塑造功能,从其根本属性上,具有文化导向功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具有文化整合功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形式;而具有主体塑造功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整体与部分、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统一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划分标准,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拓展时期和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64.
王浩斌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3):54-57,6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取向,实现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指令性计划、市场性调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65.
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以现有民主政治构架为基础,将新社会阶层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序性和全体性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6.
中国新社会阶层的有效政治参需要构建一种有效的社会适应机制;总的来说,这种社会适应机制的构建必须以"公共精神"的认同性整合为先导,以"科学发展"的功能性整合为契机,以"社会管理"的制度性整合为重点。  相似文献   
67.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外在体现,而市民社会的“政治国家化发展”、“历史性发展”、“人性化发展”等中国式发展逻辑,则分别造成了毛泽东思想中“政府”与“社会”之间、“民族史”与“世界历史”之间、“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伦理张力。  相似文献   
68.
人的本质层次的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分别构成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因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的本质层次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69.
邓小平在领导宏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成功摸索出了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的改革型现代化模式。这一改革型现代化模式以改革作为内驱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其逻辑基点,内蕴着思虑周密的实现途径、逻辑原则以及实践目标诉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0.
现代化进程标志着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世界性转变和整体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提升。这为学校教学的管理在提供了长足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而使教学管理模式在这一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嬗变。理性地反思现代化进程中教学管理模式的历史嬗变,考究其成败得失,并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和现实的理论指导,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