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王程杰 《中学科技》2013,(11):32-33
1.豆沙粽是用糯米、白糖、赤豆、粽叶等做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白糖、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和粽叶的主要成分纤维素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即糖类)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在实验中,光与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化反 应是在可见光的作用下激活分子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光化学反应比热反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光的强度,光活化分子的数目也正比于光的强度,在足够强度的光源下,常温就能达到热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达到的速率,而反应温度的降低能有效地抑制副反应的发生,若能再选用波长适当的光,则可进一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下面举几个中学化学中与光有关的实验。  相似文献   
28.
中学化学教材讲的燃烧条件就3条: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但为何蜡烛抽掉烛芯就无法正常点燃,工业酒精中要加入甲醇、方糖要沾上点香烟灰才能引燃;铁钉烧红后伸入氧气瓶中为何不见火星四射;民间"打铁花"表演为何一定要把通红的铁水打成碎末才能见到满天火星飞舞的壮观景象;粉尘爆炸实验又点火又喷粉为何常常失败;锅内大豆油起火时在火上浇油为何把火给浇灭了;为何教材上只安排氢气而不安排甲烷的爆鸣实验;氢氯爆鸣实验中氢、氯两气的体积比为何要选1:2等等.解答这些问题仅凭上述3条很难自圆其说,很多燃烧"异象"和燃烧实验背后隐含着燃烧的第4项条件,这第4项燃烧条件又因燃烧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多端.对这些中学化学教师应该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29.
光的波长(或频率)是影响光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甲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来验证可见光中处于不同波长的蓝光和红光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光卤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0.
肥皂液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并不多,若能根据其化学性质的特点,可以设计出很多有价值的用法。下面介绍一组有关肥皂液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