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专业认同的视角对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结果表明,当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在性别、年级、专业、应往届等方面差异显著,且其专业认同受导师整体水平、专业研究条件、专业发展前景和专业教学管理等因素影响。因此,可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模式、专业的柔性和学制的弹性、导师团队水平以及研究生收费模式等方面着力改革,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研究生教育历经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规模、质量、结构、投入与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提升研究生教育系统效益,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清华大学为案例,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中的基层学术组织——研究中心的主要特征:从设立历程来看,研究中心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学校战略规划的引导;从研究类型来看,应用型研究中心占主导的同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从组织类型来看,跨学科、跨组织的研究中心协同发展成为主流。由此得出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的三点启示:一要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二要实施跨学科交叉融合战略,三要在知识生产模式之间自由转换。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从学科视角研究T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的博士生激励机制。通过对改革背景中硬-纯、硬-应用、软-纯、软-应用学科领域博士生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提出尊重学科特征与差异的博士生激励机制理想模式与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云南省各年度教育事业统计报告数据,系统分析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状况发现:云南省高等教育办学总体层次结构完备,各层次内结构有待优化;综合性、多科性院校成为主体,民办高等教育有待进一步扶持;学科专业结构有所调适,专业重复设置问题应予重视。为了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形成分层分类、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构筑多元、立体、开放、可持续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各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合理设置院校,积极扶持民办高等教育,鼓励多元化办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正>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推进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迈进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基本单元、组织系统和规训制度,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学位点是学科的本质要求与重要载体,是现代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生互荣。加强现代大学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要求:一是适应需求,顶层设计,规划先行;二是科际整合,突出重点,创新发展;三是涵养文化,优化生态,规范规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的学科、学位点及其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基本单元、组织系统和规训制度,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学位点是学科的本质要求与重要载体,是现代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生互荣。加强现代大学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要求:一是适应需求,顶层设计,规划先行;二是科际整合,突出重点,创新发展;三是涵养文化,优化生态,规范规度。  相似文献   
20.
过高的损耗率和逾期率是博士生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监测培养过程、实行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是英美高校控制损耗率和逾期率、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鲜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文章从动因、特征和成效三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博士生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是管理主义的外推力和专业社会化的内驱力双重作用下的产物;这一制度以博士生为主体,重点监测博士生就读期间的关键节点,制度形式灵活多样,制度目标重在提升,同时也兼顾筛选;推行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有助于缩短博士学位修业年限,实现博士生的合理分流退出,并为调节师生关系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高校在借鉴学业进展报告制度时需合理界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充分考虑院校差异、学科差异和个体差异,贯通相关配套制度,力争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