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924篇
科学研究   40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15篇
综合类   136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4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乔天富  江志顺  周朝荣 《军事记者》2005,(11):F0002-F0002,I0001
~~神舟六号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乔天富 @江志顺 @周朝荣~~  相似文献   
52.
53.
我生病了     
正~~  相似文献   
54.
陆万荣 《考试周刊》2014,(25):135-136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脱离学生实际。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第一课《规则的演变》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为学习者设计教学",遵循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特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55.
罚站五分钟     
当我的课进行到约二十五分钟的时候,教室最后边传来躁动和敲桌的声音,我用眼神和手势,传递给"破坏分子"很多次信息,可是无济于事。顷刻间我"爆发"了:"林锐(化名),你站起来!"那一瞬间,全体同学将惊异的目光投向他,然后又一个个回身用疑惑、惊吓的眼神望着我。但我还是坚定地说:"罚你站5分钟!"而此时几乎全班都惊呆了,因为林锐是一  相似文献   
56.
年复一年,眨眼间已工作了十几年,虽说全心全意地为了学生,但仍有些许不足,尤其在鼓励性方面甚是不足。  相似文献   
57.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目标要求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实施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8.
娄方福  张旭 《贵州教育》2014,(21):47-48
正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既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科德育的重要任务和方式。自2011年9月开始,余庆县凉风中学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631"渗法模式,提高了学科渗法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抓好6个细节,注重渗法过程1.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夯实学科渗法基础。坚持学习和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证学校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策可据,促进学校  相似文献   
59.
笔者分析了图书馆和企业服务之间所存在的主要障碍,结合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推广部为企业服务的实践经验,依据企业用户对图书馆具体服务的需求,提出了解决各种障碍的方法,探讨图书馆如何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地进行沟通,让双方彼此了解、信赖,从而架起图书馆和企业之间的服务桥梁。  相似文献   
60.
吕进福 《青年记者》2016,(31):48-50
重大事件发生,更能激起公众获知信息的欲望.而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亲临报道,是一些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克服此类“供需矛盾”,首先要在“供给侧”下功夫.调动一线工作者积极性,借以延长新闻手臂,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微信等新媒体提供了让“从业者”兼做“报道者”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