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困惑和问题,右的思潮,曾干扰了改革的取向;“左”的倾向,常披上新的外衣,阻碍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在思考,是否排除了“左”或右均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就会有实质性的突破?笔者认为还不尽然.我们已经习惯于按一定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种思维和行为定势中包含着许多既非“左”也非右的惰性.由于惰性的存在及其无形中产生的于扰作用,很容易使得我们的改革成为一种装饰品或一道规则化的“公式”,并因此而造成解放思想与解放行动的脱节.  相似文献   
102.
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董云川(一)教育一词可拆为教与育两个动词。育可以涵盖教,教却只是育中一个局部的训诲行为,育比教更显重要。因而在大学中,在探究高深专业学问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的传递、文化情境的创设和文化交流的层次。当前的问题是大学更多地重视了教而...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真实状况,本研究对云南省10所高校的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性显著;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校有显著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进入收费比较低的公立大学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4.
一个冷清的意义视界:非主流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致力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研究。在不同类型的高校异口同声"争创一流"的潮流中,董云川教授带领高等教育学科的一批师生开始了聚焦于高等教育非强势群体的系列研究,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生存发展专题、高等教育情景中的民族专题、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题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专题等,相关成果不断涌现。最近,董云川所撰写《非主流高校的生存策略:一个亟待关注的高教研究视界》于2007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发表后,很快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国青年报》引用该文观点并综合了课题组实证调研内容在2007年11月28日以较大篇幅刊发了《贫困地区高校发展面临边缘化困境》一文,观点迅速被多家网站转载。该文提出的"非主流高校"概念由此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为了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关注这些高校的生存问题,进一步明晰深化"非主流高校"在一个国家和谐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董云川教授邀请了其研究团队中具有不同代表性和研究特长的成员做客本刊"教育学家茶座",就此问题从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法、教师发展、后现代等视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5.
以教育法规作为文本分析的基础,以"价值中立"的评估发展理论为线索,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多元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特点.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政府集权、地方分权、社会中介组织介入、专业化发展.评估机构应由单一的政府组织,向多区域、多层级、多主体的多元结构发展,最终通过提高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解决评估"价值中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斐然,但中小学校依然负重前行,"唯成绩论"影响下的中小学生学业依旧繁重。由于优绩主义的盛行、低龄化的竞争以及过早的教育选拔,致使中国基础教育系统及其相关众生陷入"内卷"。进一步的教育改革需要调整重心,修正逻辑,澄明教育生长与成长的方向,反省基础教育人才选拔的问题,进一步厘清教育之所以成为负担的缘由,明辨低龄化攀比、选拔及竞争的后果,探求缓解师生及学校负担的合理途径,继而回归教育启蒙的根本目的。唯有摆脱基础教育"减负"的逻辑困境,才能有效促进基础教育在新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7.
108.
当代大学是一种实然的存在,无论你看或不看,他都在那里,自然或不自然地发生着变化,以各自以为合理的方式展开组织的运动并适时地向前演进生长。对此,以不同的观察角度切入教育现场,或取不同的分析视界描绘高等学府,自会得出大体相同或迥然相异的大学印象或形象。通过“视觉成像”“知觉成像”和“智觉成像”三个阶段来理性观照现实的教育改革和组织动态,那些感觉“看似如此”的大学,需要经过“应该如此”的分辨,最终才可能得出“原来如此”的可靠结论。以智生觉,可以明辨教育的本真,促使我们摆脱视力的局限、跳出认知的圈套,从而做出更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进步并获取成功的决策。为此,首先需要平心静气,洞察秋毫以明辨是非;然后需要宁心致远,鉴往知来以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10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