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纬度的协调发展。在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和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学校德育新模式,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德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等三方面来阐述感思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文化消费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文化消费的内涵,分析了陕西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探讨了发展文化消费的对策和姿态。  相似文献   
14.
一、社区教育的定义及其作用 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中外学者仁者见仁,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美国的斯蒂芬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服务于整个社区,为社区所有成员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务。它将社区学校作为一个服务设施,促进社区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去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者厉以贤、叶忠海、梁春涛等教授都曾定义过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逍遥"一词并非像郭、象二人解释的"自由自在"之意。《逍遥游》通篇讲无为、无用以处世。在生死观上,儒家的社会价值标准与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相悖,庄子(道家)对个体生命则持有肯定的态度。在名利观上,立德、立功、立言是儒家的最大理想。在庄子看来,做名或利的奴隶的人根本无自由可言。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庄子既不主张入世,也不主张出世,而是主张游世。在精神追求方面,儒家给人的印象是谨慎小心,软弱克制。庄子则是主张通过"逍遥游"的途径,进入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以上可以看出《逍遥游》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从黑格尔的追随者到跨越黑格尔的“思辨的人”和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马克思的人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社会性联系起来对人进行考察,完成对传统人学理论的超越和新的世界的人学理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德育有效性刍议——以人的三个发展纬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纬度的协调发展。在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新模式,提高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工科大学生面对着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就工科大学生如何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走出择业误区进行了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它向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种要求以及目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本文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新的高教管理体制和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新的高教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构造出一个适合知识经济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道德制度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认识道德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推进道德制度化建设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实际,本文从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目标以及道德制度化建设的方法三个方面对道德制度化建设做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