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0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新闻观念的变迁,堪称同时期新闻改革最大的成果。这种变迁主要表现在信息观念、受众观念、新闻事业、舆论导向等七个方面,构成创新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全民性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2.
德育问难     
正一难:德育目标"高、大、空、单"将德育单纯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对"以人为本"全面理解不够,忽视了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43.
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这些年来,国内职教界热点颇多:办学热、办产业热、办新专业热、办高职热……就连过去一向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职教研究似乎也开始在很大程度上热了起来.现在不但各省市和各大行业,就连不少学校和企业也都办起了自己的职教研究杂志,确实可喜可贺.尽管其中多数还是内部发行,但面对其各自特定范围内的热心读者,依然办得有声有色.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44.
关于我国发展技术本科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适应我国进入WTO后对于培养技术精英人才的要求,发展较长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本科,已势在必行。发展技术本科,可先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专升本”起步,即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选择一些较为成熟的高职专业,依托普通本科高校二级学院招收现有高职高专毕业生举办二年制技术本科。对于这一策略思考,新加坡筹建“强调技术性”的第四所大学为理工学院毕业生开辟“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渠道”的新信息,从一个方面为之提供了借鉴参考的基础;而今年起即将面临的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高峰,又从另一方面使之成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45.
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单一质量观,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职高专院校和专业,只要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规格的技术型人才,就是高质量的高职高专教育。为此应该针对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本所设计的,是在教育部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以外的另一套补充性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特点是强调充分发挥学校自我监控的核心作用。这是一个从高职高专院校内部组织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四大规范出发,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质量进行自我诊断和预警的系统。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扬  王琴 《职教论坛》2008,(1):15-2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的理性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方法、学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7.
郭扬 《中国培训》2008,(12):22-23
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里,我对"职业教育"这个概念的认识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的启动和跨越,我从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再走上企业教育的工作岗位。其间,我对于"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之类的新名词时有耳闻,但却似乎并未将它们与我自身所从事的技工学校教育和职工培训工作直接联系起来。至于什么是"职业教育",我只知道其对应的英文是"Vocation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4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发了教育创新的基本思想。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改革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教育创新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创新处于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的位置,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这就将教育创新摆到了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教育创新是新时期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了把对教育创新思想的学习导向深入,在教育创新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本刊推出特别策划:“以教育创新为指导思想、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邀请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同志撰写文章进行笔谈,同时也辑录了有关专家的学习见解,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教育创新的理解,关于教育创新精神仍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领会。  相似文献   
49.
本高职的“出口”、“入口”和过程三个阶段,探索了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即目标定向论、生源定位论、课程定性论。  相似文献   
50.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全人类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直接、越迫切,一定要将实施素质教育纳入振兴国家、民族的战略范畴。如今,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民教育的重点,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