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2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30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美澳工程研究中心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2.
从IBM-360电脑到大众汽车的MQB平台,模块化在产品设计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效益,在供应链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正向影响也在不断发酵,针对模块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当前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领域的焦点之一。基于当前研究缺口,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878篇有关模块化文献的引文和主题词进行定量的共被引分析,绘制了近30年来管理领域的模块化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和演进路径。结论显示:管理领域模块化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产品架构、组织设计、供应链管理、大规模定制、组织学习、供应链敏捷性和服务模块化7大聚类展开,焦点从最初的理论探讨逐步向模块化的实现路径及其前因后果的研究深入,且产品设计模块化是模块化研究最为成熟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产品、组织和生产3个关键维度对模块化的动因、结果变量、影响过程与测量的重点实证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指出了现有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机会点。最后,总结构建了管理领域的模块化理论总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53.
154.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科研管理》2021,42(5):143-15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如何驱动企业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信任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润滑剂”,对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外部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驱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与企业内部高管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工具竞争逻辑主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价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产权、披露环境以及行业追随等方面存在异质性;(2)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倍增效应;(3)企业内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企业内激励制度与企业外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替代效应;(4)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即Porter和Kramer(2006)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工具效应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基于“内外结合”的视角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拓展了社会信任作用与企业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任的价值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责任的竞争工具效应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5.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建设目前仍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动态演进和空间集聚的角度,利用中国58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在1999-2012年所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相关数据,借助分位数工具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来探析学科特色。研究结果显示:从NSFC项目资助的角度看,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博导群体的研究领域逐步凝聚。但以学科资助强度为指标开展空间集聚分析时,仅有部分年度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各年度显著性的出现并不稳定,振荡态势明显。总体上看,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群体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充,科研实力尚不充实。  相似文献   
156.
王姝  陈劲  梁靓 《科研管理》2014,35(4):26-33
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微观个体参与创新的时代,突显了大众智慧的商业价值,通过移动互联端到端的连接方式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本文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基于"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理论的组织特点,分析了网络众包模式中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和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自组织过程,使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通过系统协调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并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产消合一"的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  相似文献   
157.
吴航  陈劲  郑小勇 《科研管理》2014,35(11):77-83
国际化已成为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一种重要战略。然而,现有研究对于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与创新的关系机制缺乏关注。本文整合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视角,探索了国际多样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所有权结构的调节效应,并以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多样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跨国公司入股正向调节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国有控股对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具有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中国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认识,并面临着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途径选择的难题。通过对企业内知识产权状态的分类,分别讨论了动态知识产权和静态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动态模型。该动态模型在指导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上具有内容的全面性、过程的动态性和路径的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9.
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整合集聚经济理论、资源观理论和制度理论三种理论视角,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21个样本,对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集聚程度下,产业集聚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别:集聚程度较低时,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抑制创新;相反,集聚程度较高时,专业化集聚不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促进创新。此外,企业开放式的创新战略能够有效提高多样化集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新发展阶段下如何驱动经济绿色转型与微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实现生态文明以及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必由之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顺应了创新与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如何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学界热议的研究话题,既有的研究对战略决策视角下高管可持续导向与战略驱动的绿色创新决策呈现出较大程度上的忽视。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CEO公共环保经历多样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 CEO公共环保经历多样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地驱动效应,即CEO公共价值与环境保护价值导向的经历越丰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更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果依然成立;(2)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环保投资在CEO公共环保经历多样性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即公共环保经历通过利益相关方价值回应与资源配置两种路径改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3)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外部环境规制中的约束型政府规制与激励型政府规制分别在CEO公共环保经历多样性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分别产生替代效应与协同互补效应,且考虑政治关联,中央政治关联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