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86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辽宁省200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辽宁省 2 0 0 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资源状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着重研究了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就当前毕业生就业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 ,并对 2 0 0 3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已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事实比比皆是。就业指导是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具备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增强综合素质、顺利融入社会的功能,然而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高校就业指导的缺失与错位,加剧了眼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1.重招生轻就业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产品是否适销…  相似文献   
13.
李志海 《华章》2007,(4):164-164
本文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以及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途径。良好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良的提问,会浪费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不便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时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程度的发展,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市场随之出现"西冷东热"的现象。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辽宁省大力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形成了以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各市就业主管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创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大力开展区域性合作和发展,构建全国就业市场联动。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在《花间一壶酒》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堂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他的儿子问老师:蔡伦发明纸以前,人们用什么擦屁股?结果老师大怒,把儿子赶出了教室。  相似文献   
17.
证据不是(案件)事实,但证据与事实存在内在联系,即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但是,证据本身并不就是事实根据,“根据”也并不等于事实。证据之所以能够成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是基于证据蕴涵着事实信息,通过事实信息能够揭示证据事实,查明案件事实。事实信息就是存在于证据中的那些能够据以做出事实判断的信息。事实信息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事实信息既是证据存在的前提,又是证据事实得以发现的根据。控辩双方收集证据并从中识别和收集事实信息的证明活动,法官对于证据和事实信息的认定和运用,是整个刑事诉讼证明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
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是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两个重大问题,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重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可资多方面思想资源。在儒家王道政治哲学里,“王道”与“儒道”即是合而为一的。具体言之,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仁义”“爱人”“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以及“无偏无党”“无反无侧”的原则和主张,为化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与国权关系上的尖锐对立和分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资源和启示。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制民之产”“与民同乐”“仁民爱物”“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克服因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产生的弊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以夏变夷”的中国中心论观念,则从反面为建立一个更加互相包容、互相借鉴的国际文化新秩序提供了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在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亦完全可以为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以习惯教育为视域,从小学教育阶段为什么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键切入,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成策略.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长期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运动健身认识不断升华并将其内化成一种坚定执着的信念,在这种信念指引下所形成的需要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自觉锻炼行为.制度他律、环境润育、主体自律在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作用.养成策略在于严格按照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学生认真执行,突出运动健身信念的引导,并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向导,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最终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建立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以及有效的自我约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