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教育   3202篇
科学研究   354篇
体育   464篇
综合类   301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转换过程。两种不同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既然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就必然涉及到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思维差异、历史因素、生活环境及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发展,读者对译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译者要呈现给读者更好的译文,就应该充分重视和正确处理好文中的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972.
以袁宏道为领袖的公安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独抒性灵”的主张,这种迥异于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文学理论,既与晚明政教衰退、商业繁荣所滋生的放诞侈糜之风而促成的士人精神的世俗沉沦有关,又与袁宏道情欲自适、高雅自适、超越自适的人格特征有关,从而使公安派以极度伸扬本然生命的激情和彻底否定一切格套的勇气在一片喧闹声中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97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向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信息素养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拟对高校学生工作者信息素养的构成及养成进行讨论,以期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974.
“无不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的鲁迅,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善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利用“道具”导引故事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见证人物命运的传统。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设置的各种道具,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美学功能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75.
曾经适时的和适宜的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过渡时期,其挑战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积极应对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型就业发展新战略要求,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应通过“三管齐下”的举措——着力训练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重视创业教育、实现从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逐步实现从传统型向创新型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976.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关注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集中体现在自治与控制这一对矛盾中。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要实现我国高校与政府的协调发展,必须实现政府对高校由从严格控制到有效调控的转变,使高校的自主办学权与自我约束力得到增强,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7.
魏禧重视教育,强调“师道甚重”;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严格要求学生,欢迎学生批评指正老师;宣传独特人才观。其教育思想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978.
文章参照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指出学习力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并从学习力构成要素“个人学习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团队学习力”四个维度剖析了民办高校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障碍。据此,从“员工学习力的提升、知识信息的吸纳与传播、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的营建”四个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9.
“五环相扣”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讲授,缺乏实践环节。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最后堡垒。本文就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环相扣”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80.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80后"文学,可以看出其超出文学的诸多意义.大众狂欢与改变"认知失调"是"80后"文学的创作动力之一,人们在制造偶像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塑造"自我",而网络"公共领域"则构成"80后"的特殊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