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开展物理专题教学在高中,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很有必要。本文首先说明了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专题教学的优势所在,分析了在物理专题教学之中应该如何渗透"整合"思想,并给出了一些专题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
大学英语课程通常以纸笔考试形式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倡导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3.
飞翔     
鸟儿我是一只可悲的鸟——我失去了自由。主人我站在笼边,静静地欣赏它那美丽的羽翼。我终于拥有它了!自从那天在树林里看见它潇洒地舞动它的翅膀,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宛如误坠凡间的天使,是那么地纯洁、美丽,怎不令人怦然心动?鸟儿天空依然是一片透澈的湛蓝。我再一次张开双臂,向那一望无际的天空冲去。那儿有我生命的信念——飞翔。有一个世纪了吧?我睁开双眼,望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我的心又一次坠入了无底的悬崖。我依然在笼子里——我的地狱,一个美丽的地狱。主人它应该属于这里——豪华的别墅,宽敞的阳台,精美的食物,新鲜的空气,…  相似文献   
24.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科学中的研究课题,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主旋律,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当今新闻业面临着包括新媒体技术冲击和传统广告收入锐减在内的多重挑战。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新闻业的变革,从播客、短视频到直播,新闻业积极探索应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报道内容与形式,争夺受众的眼球,按照"注意力经济"的模式来探索新的营收路径。另一方面,面对报刊发行量和传统广告收入的锐减,传统媒体开始纷纷采用数字广告、付费墙、原生广告等新的广告形式扩充收入来源,支撑行业运转。  相似文献   
26.
夜,静悄悄     
“嘭!”沉重的带门声夹杂着不满,似乎在向我宣战。孩子她爸也只能靠在床背上深深地叹气,纵使心中有千万的委屈,在这个寒夜里,也只能在黑暗中缄默不语。  相似文献   
27.
公选课是高校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维度,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延安大学自开设公选课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特色不鲜明、制度不够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健全、考核方式不够规范等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8.
29.
叶倩 《职教论坛》2002,(24):31-31
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把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培养教育的学生。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实施科教兴国要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去一段时期,我…  相似文献   
30.
在六年的小学生活里,陪我一起走过最多日子的,非同学莫属了。六年来,你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很多关爱,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伙伴间的亲密都是不容易得来的,一旦你感受过了,就会发现那是多么快乐与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