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高校对教师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入职教师如何快速适应高校“教书育人”的环境,对其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对新进教师如何适应高校环境,特别是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旨在帮助新进教师快速进入教师角色,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53.
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人们一般将它区分为人-文对话(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际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自我对话(学习者通过与文本对话和与他人对话而在自身内部展开的自我对话,一种历史性的、伦理或者审美的对话),而课堂,就是一种多重对话反复编织的对话场。在这多重对话中,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与前提,但这个对话主要是从学习(阅读)这个角度来展开的,而体现教学本体的对话,是课堂上的人际对话。考察课堂对话的种种形态,分清它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学理来源,对进一步就对话主题展开讨论,是不无裨益的。——编者  相似文献   
54.
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是意义的表达,同时也一定伴随着情绪、情感的发露.表达的效果既要看意,也不能忽视情的存在与作用.但一直以来,我们似乎只是重视意的理解,而忽视情的体验.所以,若要对一篇言语作品语文品质的高下作出判断,就不能迷信“理解”,而必须依凭直觉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55.
在现阶段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言的分量逐渐加重的趋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最近通读了好几种中小学语文教材。有的教材中文言的篇幅几近一半,语文教学要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对付文言。各地中小学开展“读经”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一些论者往往把这视为一个文化回归的可喜现象加以赞扬。但问题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  相似文献   
56.
从概念上来讲,“人文”的内涵要大于“语文”;也就是说,有许多“人文”的内容是在“语文”之外的。因此,在语文课程这个范畴内,有一些人文内容其实与语文教学是没有关系的。现在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把“语文”与“人文”等同,这不管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语文教学的“泛语文化”倾向。“语文”与“人文”肯定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那么,它们二者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觉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对此作了简明而中肯的论述,应该可以给大家以启发。欢迎大家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3期的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的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第5期的话题是: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  相似文献   
57.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20世纪前半叶,小学毕业就算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了。就语文来说,小学的基础打扎实了,一生受用不尽;如若不然,日后学什么、干什么都会困难重重。小学语文教学要打好的这个“基础”,我以为就是掌握3000个常用汉字,真正做到会认、会写、会组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8.
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育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  相似文献   
59.
故宫"撼"事,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决不能只是愤慨、指责,还应该就此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应该反思我们对设置语文课程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程?当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故宫"撼"事,从反面教育我们,如果缺乏起码的语文水平,将有可能给各方面的工作造成极其重大的失误和非常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某一地域的教育,总是和这一地域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影响,自然而然形成与别一地域不同的特色,语文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