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几年来 ,中专生理论水平较低 ,在课堂上精神不易集中 ,而且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 ,组织好课堂的气氛是中专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组织课堂气氛呢?由于专业的关系我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工作为例谈一些体会。一、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整堂课顺利进行的基础 ,一般说来 ,学生有因人择课的习惯 ,他们往往由于对某老师有好感而愿意学这位老师的课 ,所以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计算机的一些专业课尤其是理论和语言课是比较枯燥的 ,所以 ,我每讲授新课之前都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学习这节…  相似文献   
82.
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能够调控脑皮质兴奋性、加强脑网络间连接和同步大脑振荡活动,已在体育科学领域用于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部分研究人员呼吁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orld Anti-Doping Agency,WADA)讨论tES技术对竞技体育的潜在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近20年tES技术的相关文献,回顾WADA《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对禁用物质和方法的评定标准,分析tES技术是否符合提高运动能力、危害运动员健康和违背体育精神的“2/3规则”,以探讨其是否属于兴奋剂。研究表明:1)tES能够用于改善人类的运动表现,包括提升肌肉力量、改善耐力表现、增强平衡能力、促进技能习得和认知表现等,但基于运动员群体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2)tES技术是安全的和人体可耐受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不可逆的损伤;3)可穿戴式tES设备是较容易获得的安全技术,且运动员使用此技术时需要结合刻苦训练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运动表现,与体育精神的核心内涵一致。因此,tES技术不满足“2/3规则”,没有违反《世界反兴奋...  相似文献   
83.
<正>立足单元整体,承接前面的五个学习任务,在学生已经积累了用文字表达绘画和音乐的经验,感悟到艺术中蕴含的形式美和情感美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任务六——“创意表达:我为家乡艺术代言”。该项任务设计,能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任务驱动式”主题活动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4.
目的:描述艺术体操运动员完成专项动作过程中的脊柱形态,结合躯干侧屈肌力的对称性特征,讨论专项动作和躯干肌力对脊柱产生的不对称负荷特征及其对脊柱曲度异常的影响。方法:红外动作捕捉系统获取脊柱椎体三维坐标,曲线拟合脊柱弯曲状态;等长肌力测试系统获得躯干两侧侧屈肌肉峰值力矩;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对称性,计算对称系数分析脊柱弯曲形态与肌肉力量的关联。结果:后扳腿动作脊柱矢状面上曲率最大椎体位置在左、右后扳腿两种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3),后扳、侧扳腿动作脊柱额状面上曲率最大值和对应椎体位置左右侧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亦无显著差异。躯干处于同15°位、反15°位和反30°位进行侧屈时,右屈的肌肉峰值力矩显著大于左屈。脊柱弯曲曲率最大值和椎体位置的两侧对称系数与侧屈肌力对称系数之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结论:艺术体操专项动作对脊柱矢状面的影响更显著,与脊柱额状面的曲度异常无直接关联。对于已经存在脊柱曲度异常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来说,不能通过对躯干侧屈肌肉力量进行对称性训练的方式,直接调整专项动作已对脊柱产生的不对称影响。  相似文献   
85.
郭祥  刘卉 《教育技术导刊》2009,8(3):183-18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它可以快速地获取空间均匀分布而且密度较高的点云三维坐标数据信息,从而反演出测量目标物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系统分类等进行了阐述。以ILRIS三维激光扫描仪和PolyWorks软件为手段,给出建模实例,对其在地质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6.
膝关节肌肉力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膝关节肌肉力分布模型.通过调整肌肉最大应力使模拟肌肉合力矩与文献关节合力矩误差最小化的数学优化方法标定肌肉参数,从而解决肌肉参数个体差异大的问题,同时,使用敏感度分析得到肌肉最优长度对肌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计算出肌肉合力矩与文献数据高度相关,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预测结果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92;使用优化方法获得的股四头肌与股后肌群的最大应力分别为52.4N/cm2和53.8 N/cm2;敏感度分析的结果表明肌肉最优长度对肌力模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文献平均肌肉长度数据不适用于个体化肌肉力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87.
88.
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难掌握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和节奏上的失误会影响起跳后动作技术的完成,甚至使动作失败。因此,对走板起跳技术进行详细研究是跳板技术研究的关键。采用平面定点摄影测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彭勃、王克楠和王峰3位优秀男子跳板运动员参加全国锦标赛及训练期间队内测验的技术动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3名运动员跳板技术各有优缺点,如果能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取长补短,科学训练,将进一步提高技术,取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89.
积极蹬伸"合板"的模型探究和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本的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将跳板从较低位置向平衡位置恢复过程的竖直方向运动简化为局部简谐振动,将人体积极蹬伸动作模拟为被压缩的弹簧振子恢复形变运动,建立了人板系统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并解出方程得到其运动规律.利用此蹬伸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选择积极蹬伸时机和控制蹬伸节奏对蹬伸"合板"的意义,并从数理角度解析了采用软板起跳技术和增大肌肉绝对力量可提高蹬伸"合板"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  相似文献   
90.
在课程设置的四大环节中,教材编写是实施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影响最为直接。本文以人文通识课"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教材研发为例,在阐述教材对学习者学习动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教材的编写过程——从教材的编写初衷到对现有教材的评估,再到将主客观需求与设计原则理念相匹配,以及新教材的设计和校内试用。旨在使新编教材更具信度和效度地体现出课程大纲的指导原则,更方便针对不同课型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通识课的设置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