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闻媒体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言论”,多是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反映舆情、引导舆论,具有鲜明的“旗帜”作用。当一篇或一组“大言论”刊发并引起反响后,如何进一步强化和延伸其舆论引导效应?我们认为,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媒体强化宣传效能等,不无积极意义。近年来,湖北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这里,且以不久前一次实践为例,作些介绍和探析。2001年9月,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着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湖北日报于当月中、下旬,在一版相继刊发了《警惕“空谈淹没一切”》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等评论员文章。这些评…  相似文献   
32.
有家报纸推出一组20多岁的年轻人写的散文、小品,读之不乏清新,也很显稚嫩。然而,在对作者的介绍中,编者却一概地封他们为“作家”,查《辞海》,“作家”,乃指“文学上有成就的人”。可看遍对这些“作家”的介绍,除有一人是发表过几篇作品并有一篇散文曾获得过某刊物的奖励外,未发现其他人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也未发现他们是任何一级(哪怕是县市一级)的作协会员,多效不过是刚涉足文学领域的习作者而已。  相似文献   
33.
因为少有时间出门,已多年没怎么光顾过电影院了。好在如今有线电视台专门开设了电影频道,不时可以足不出户地观赏到一些影片。总的印象:电影艺术在进步,但质量高的影片似乎还不是太多。近阅报刊,见几篇介绍电影导演的文章却几乎篇篇都溢满赞美之辞。笔者也搞过记者,知道要“专访”或宣传哪个人,总难免要拣些好的方面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篇评介“第五代导演”的文章说,“他们拍的片子,没有一部是平庸之作”。此话却让人觉得太绝对。  相似文献   
34.
如今谋职就业,即便是大学生、研究生,也大都是自己去招人单位“应聘”。于是,有些出版部门专门出版了《求职指南》之类的小册子;有的传媒也常刊发一些诸如《求职者应怎样讨得招聘方喜欢》等“指南”文章。应当说,这都是“好心肠”。但有的这类“指南”,无意间却把应聘者摆到了低招聘者一等的位  相似文献   
35.
湖北日报群众性言论专栏《大家谈》,创办于1979年,至今已23年。不少作品引起社会反响,成为湖北新闻界比较有影响的专栏之一。回顾20多年来的历程,《大家谈》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一、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引领者。而报纸的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宣传先进文化的“重型武器”和“排头兵”。因此,它更应该站在时代前列,充分反映和体现先进文化精髓,与时俱进,引导社会舆论。反映先进文化,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  相似文献   
36.
有错能知错、改错,是为勇者。《南方周末》可谓有“勇”:该报曾以头版头条的大幅版面,刊出《沉痛的教训》一文,对该报发表过一些失实作品和办报思想出现的偏误进行深刻的反省。其中谈到,之所  相似文献   
37.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反映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程度很高,也由于人们在网上发表评论相当自由、快捷,从而孕育和产生了大量的时评写手。这些写手除了在网上评说是非,表达见解,也将其言论等作品像天女散花一般发送到报刊等许多传统媒体,加之如今各种媒体相互跨越和交融,促使网络时代整个传媒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38.
少留疑团     
初秋某日,我的一位从外地来武汉出差的朋友,拿着一份武汉当地的报纸问我:这报上说武汉将举行`两会一节',请问`两会'是什么会,`一节'是什么节呀?我笑着反问:报上没有说明吗?他道:说明了我还问你干吗?我拿过报纸细看,包括几篇报道迎接`两会一节'的消息和一篇相关评论在内,果然均未注明`两会一节'到底是什么会,什么节,而篇篇都只有`两会一节'的简称. 笔者虽然生活在武汉,但一时未留意这件事,因此对`两会一节'的具体名称也不大清楚.问周围的人,他们也说不出个名堂来.最后到单位的资料室翻报纸,才在某报10多天前一则有关此事的新闻发布消息中…  相似文献   
39.
《点题琢磨》是湖北日报经济版一个以组论为主的言论专栏.开栏于2006年1月.至今已运作4年多。该专栏以“关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生活”为理念.依据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时聚焦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冰点、难点等问题,采用轻松、明快而又不乏深刻的笔法.创新言论表现形式.最终通过集束观点、组合呈现,把点击的问题分析深透,把应对的思路疏理通达,  相似文献   
40.
抗击非典是我国今年进行的一场特殊战争。新闻是时代的记录。《湖北日报》的《抗疫时评》(共22篇)就是反映这场壮丽斗争的一面镜子。 这个临时性的评论专栏,在我省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其中一些篇章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转载,整个专栏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其续篇《民族精神的绚丽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