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媒介自诞生之日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法律体系和制度的关照。法律本身存在的客观理性对任何社会形态都形成必要的张力。而关注法律的建立健全早已成为民主社会、国家的惯常思维。当把这一责任赋予现代媒介时,公众所期望的不只是“听到响声”,而更愿意“看到动静”。  相似文献   
22.
在公共领域媒介中(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众所能获取的意见量不足,甚至处于“缺氧”的状态,如此这般怎能使公众不在长期单一意见体系的熏陶下出现麻醉状态呢?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剂”,打破了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微博的勃兴,可以看做是公共意识积极觉醒的写照.其实质从正性方向看是一种公众普遍的公共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兴起的微博中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多数公众的认识水平、能力、素养尚未达到相应层面的情况下,此时的微博中也存在大量的情绪性表意和追随性表意.在产生公众舆论后,意见的质量不高,缺乏理性或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由微博触发的网络环境下的舆论事件试图分析其是否存在公共舆论的基因,以及网络舆论本身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对其形成正确的引导思路.  相似文献   
23.
卢毅刚 《今传媒》2011,(10):14-16,27
现代社会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分层使媒介自身的发展与运作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具有相同环境维度的作用也促使很多媒介在发挥其功效时形成较高的相似性。为了证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以媒介地理学观点出发,通过对甘肃临夏和宁夏泾源两县回族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习惯进行比较;对政府处理各类社会问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发现同是回族聚居区;同处于西北这个落后和欠发达区域的两个县城,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两个地方产生的效果和形成的相关引导的作用几近同质化。这也证明地理环境塑造影响了媒介,相似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大体相同。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营养不良"的媒介接触及其信息解读反映出了西部媒介发展失衡的现状。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性建议方案,提高不同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促使现代社会构建人、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4.
情感叙事在"后真相"时代成为社会叙事的主要线索并突出反映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过度的情感叙事是否造成接受者的情感过载进而影响新闻真实这一基本原则?将情感真实作为新闻真实的一部分以及将情感叙事视作新闻叙事的功能之一,为情感叙事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赋予了合法性,但其毕竟不是新闻生产的全部面向,过犹不及的情况成为当下新闻内容生产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步入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播媒介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从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的博客、微博、微信等,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媒体所带来的不同层面的可能性,包括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思维等.正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所言,媒介的变化不仅是指传播内容上的改变,同时也指传播环境上的变化,这样的改变创造了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一个新的传播时代,推动构建了一个新的媒介空间.同时,媒介作为我们了解周围环境的重要桥梁,媒介新的发展也会使得身处其中的个人空间发生重要改变,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空间的扩散、管理公共事务热情的增加等,使得原本私密的个人空间逐渐拓展到公共空间,为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对接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新传播时代中,新的媒介空间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对个人空间形成影响,同时,新媒介空间对公共空间形成了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