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21.
高中物理教材关于质能方程的介绍是十分简洁的,人教版2007年版《选修3-4》"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一节中对其的描述如下:相对论另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E是它具有的能量.人教社2019年版教材对相对论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质能方程只是出现在《选择性必修三》"核力与结合...  相似文献   
222.
界面夹层极化现象是高电压技术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的测量,研制了一套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原理,设计了无线传输数据的皮安表、可输出0~5 kV电压的程控直流高压电源以及分析显示数据的上位机控制程序,然后基于该测量装置设计了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解决了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不易测量、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将实验教学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连接,把微观的工程技术问题转变为宏观的实验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3.
ERP和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直接改变工程管理的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ERP和项目管理的集成入手,分析了ERP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ERP和项目管理集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4.
合作研发在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为研发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合作研发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合作研发项目的特点,提出一种合作研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25.
清代采选秀女制度大多限于八旗女子,其制度颇为完善、严密。宫人之数较之前期大为减少。清帝还制定满蒙联姻政策,娶蒙古族女子为妃,以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清统治者选择后妃不拘门第。后妃既有世家贵族出身的名门闺秀,又有普通旗人之女,甚至有包衣之女。后宫之中等级森严,皇后与妃嫔既是妻妾关系,又为君臣关系。清代把不准后妃干政奉为祖宗家法,使后宫政治运作与君主专制政体配合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26.
<正>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比例,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究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感悟知识体系的一致性,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知识的连贯性与迁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27.
遵义会议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其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为价值内涵,内蕴爱国主义之精神、求真务实之作风、开拓创新之特质、自我革命之品格等丰富育人因子,是激发、涵养和塑造时代新人的宝贵财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塑造时代新人,要把握好校园、社会、网络三个重要场域,立足思政课主阵地强化理论武装青年、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做到“知信行”合一、善用信息化新技术打开铸魂育人新时空,有效实现遵义会议精神的育人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228.
推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融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全媒体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呈现出纵向深入多样化、主体平等化和隐性化等特点。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全员育人的参与程度、全过程育人的连贯性和全方位育人的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需要在顶层设计、运营机制和实施艺术方面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打造“全员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