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艺类图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艺类图书的馆藏和借阅情况的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趋向,并从重塑大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建构入手,进一步论述怎样正确引导读者阅读,让文艺类图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针对不确定时滞的奇异系统H8状态反馈控制,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LMI)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导出使得奇异系统鲁棒可镇定且具有H8范数界γ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数值例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正面扣球是排球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环节与难点,章着重分析了扣球技术的教学方法与重点环节,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84.
在非空集上引入L-直观模糊集和L-直观模糊拓扑空间的概念,在L-直观模糊拓扑空间中讨论了几类特殊集,建立了几类映工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我国职业体育产业规制应然模式的建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我国职业体育产业政府规制模式的构建问题,对转换体育行政部门职能,推动体育行政部门改革,促进职业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结合我国职业体育产业的具体情况,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既符合演进趋势又兼顾体制传承和平稳过渡的角度考虑,规制机构改革的初始选择应是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下,设立或重组形成相对独立和集中的规制机构,并逐渐走向独立。  相似文献   
86.
美国职业体育产业政府规制体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政府规制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与完善的不可或缺的制度保证.美国政府不设立职业体育产业的专门规制机构,而是通过立法、司法、执法3个系统对职业体育产业实施分权、分级管理.从规范意义上来说,美国政府规制职业体育产业的动因是源于市场失灵,其规制目标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性,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维护公众利益.美国职业体育政府规制体制的基本模式与经验,为我国职业体育政府规制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7.
正一个有魅力的人在变乱纷扰的近代中国,商务之有这样的成绩,显然与张元济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除了"他兼有学者兼事业家的特长"之外,还有另外三个方面的素质对商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思想性格上的开明与开放。在近代中国,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处于紧张的对峙之中,思想往往流于偏至,非此即彼。张元济则不然,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开明与开放的态度,稳健地推  相似文献   
88.
我国经济发展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将继续向城市流动,而且呈增长趋势;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由原来的"自上而下"政府管制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市场经济主导模式,市场经济继续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移将对输入地、输出地和流动迁移人群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和未来迁移趋势考虑,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战略应将重点放在城市中农民工、农村留守人群、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89.
<正>张元济生于1867年,死于1959年,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历史时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始终。他没有旗号,没有宣言,没有太多的理论,甚至也不屑于对自己的选择做任何堂皇的解释,但他开明、稳健、实干、执着而且富于识见,数十年如一日把商务印书馆从一个简陋的小印刷作坊办成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和"东方文化的中心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他本人亦从前清翰林转变为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成为那个动荡岁月里有所建树的典型,他的名字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