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教育感悟1041:是否会提问等于是否会学习。有人问一个科学家:"你的小学同学成绩跟你差不多,为什么你能成为科学家,而他们却不能?"科学家说:"其他同学回到家时,母亲可能会问:你今天回答了老师的几个问题?而我的母亲却问: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摘自《培养学习好习惯》)教育感悟1042:如何给孩子零花钱足以看出能否培养自制力。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富的美国富豪家族,但该家族对后代的要求却比普通人家更加严格。如"14条洛氏零用钱备忘录",规定零用钱的20%用于储蓄,20%用于慈善  相似文献   
22.
历史的巨轮进入了世纪之交,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普通的词语被人们非常广泛而且频繁地应用着,这个词语就是“下岗”。一些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发现这种变化的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工人,似乎一夜之间,工人们发现自己的铁饭碗有些不牢靠了,原来的“工人老大哥”也没有了昔日的神采,就算自己“只想当个臭工人”,也不那么容易了。昨天自己可能还有工作,今天或许就变成了下岗工人,只拿一点儿失业救济金,很难靠政府再给安排工作了。与此同时,医生们发现自己也不再是不敢被得罪的人了,下岗竟然离自己很近了。1997年…  相似文献   
23.
孙云晓 张引墨历历:女,1984年出生,北京某重点中学毕业。初一正式交男朋友,高一发生性行为。成绩优异。现在北京某重点大学就读。历历:16岁,就应该拥有纯洁的爱情历历是一个神情独特的女孩子,一头顺直的长发,修长挺拔的身材。我们在挂满了枯叶的树木底下边走边聊,去找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肯德基比较合适,虽然周围特别喧哗,但我俩坐得很近,所以彼此的声音很低,也能听见对方的讲话。接吻就是舌头之间的拳击我看见对面一个少女正在仔细地为自己描眉、涂口红。我想起了电影《情人》,不由自主地问:你觉不觉得年轻时更容易发生和接受性行为?从生…  相似文献   
24.
中外基础教育到底孰强孰弱是一个争论不休、但很难有答案的话题。在这组文章中,我们选择了到国外访学的学者,从他们的眼中看国外的教育,看中外之间教育的不同;我们约请了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引起国人警觉和争论,并长期研究关注中日教育的孙云晓先生,展示他眼中的日本教育;我们还约请了正在读高中的孩子,请他们各自介绍一下自己的高中及高中教育。我们希望从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角度展示中外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不同点。我们以为中外基础教育很难说谁强谁弱,但它们的确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不同的展示,有助于我们认真思考我们的基础教育,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更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5.
感慨     
在香港有件事儿让人感慨一个青少年组织迎来百年庆典宾客如云来自五洲四海谁都可以想一想该怎么接待我不敢想啊第一个出场演出的是一群弱智的小孩他们奋力击鼓把狮子舞动起来他们竭尽全力虽然表情有些古怪他们呼唤雄狮呀醒来  相似文献   
26.
孙云晓 《科技文萃》2001,1(6):41-46
2000年8月5日,即《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故事在中国发生整整8周年的日子,我应邀来到日本本土,参加了中国两国青少年的一次登山探险活动。我们用14个小时的艰苦跋涉与奋力攀援,去征服2053米的原始野山——黑姬山。假若重提内蒙古草原上的较量,不过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黑姬山探险却是重量的级的生死较量。当然,这较量决不仅仅在山上。  相似文献   
27.
“六一”是我们儿童的节日。一大早,校园里、教室里欢歌笑语、喜气洋洋,我们正忙着准备自己的狂欢活动。  相似文献   
28.
人人都有童年,人人都留恋童年。童年是纯真的,总是用澄澈的眼光看待世界,对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不可抑制的好奇和渴望;童年是飞扬的,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都能引发他们热烈而纷繁的联想和想象。但因为一切正处在成长之中,就像他们稚嫩的脸庞,童年又是脆弱的,需要曾经年幼而现在成人的父母、教师以及更多的人,伸出粗大的手掌,用宽容的心怀,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政府承诺执行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18岁以下都是儿童,儿童享有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享受休息、自由选择娱乐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充分享受童年!让成人捍卫儿童享有童年的权利! 基于此,本刊准备了一组与童年有关的文章。限于版面,将陆续发表。教育学家孙云晓的《21世纪:我的教育梦想》,他梦想中的童年是自由和快乐的,他希望教育向着更美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作家王开岭的《向儿童学习》,深刻发掘了儿童的美德,充分肯定了童年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生命审美中的独特价值。记者苏军的《质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针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及其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旗号下,家长做了许多让孩子无奈的事,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它的荒唐。专家谢海阳的《警惕“童年消失”》,发出了“警惕童年消失”的呼吁,指出“孩子童年消失的后果,恰恰就有可能使我们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输在‘起跑线’上”。同龄人丛治辰的《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开笔用现代派戏剧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遍的图景,然后上溯古代,用昔日的“荒诞”衬托今日的“荒诞”,再以“小草”象征渴望健康生长的内心,甚至检讨自己不要太“愤青”,应该提建设性的意见,显示出对现行教育不合理部分的思考深度与宽容。  相似文献   
29.
实用的是最好的文/孙云晓图/祝国珍写下这句也许犯忌的活,心里很舒坦和妥实,犹如悬在空中的脚终于踩着了坚实的大地。为何有这样的感觉呢?一年来,在编辑和众多朋友齐心协力的奋斗下.本刊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许与支持,创造了报刊界的奇迹-发行量骤增10倍!当我们...  相似文献   
30.
游学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一位父亲,我有着最直接的体验.我的女儿毕业于北京月坛中学,这是一所以日语学习为特色的学校,跟日本有长期的交流,修学旅行、民宿活动,坚持了20多年.女儿在上初中和高中期间,家里接待过4批日本学生和老师,而她自己也两次到日本家庭暂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