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设背景21世纪各国的教育体系、模式、内容和管理均发生重大变革,向开放式、网络化、终身化和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和基本能力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过渡。近几年,国内高校由于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于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如何提高办学效率把握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以网站系列课程为例,探究了"三三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阐述了"三三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详细解析了"三三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在网站系列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通过构建两阶段创新模型,运用DEA分析方法从研究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两个阶段分析了58个国家的创新绩效,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差距,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南非和巴西三个金砖国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在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方面与美国、欧盟和日本有明显差距,与俄罗斯、南非和巴西三个金砖国家也存在差异;(2)中国在第一阶段的创新绩效优势明显,强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其他三个金砖国家;(3)中国在第二阶段的创新绩效大大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也明显低于俄罗斯和巴西。  相似文献   
54.
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Scopus数据库中近二十年8660篇的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主要聚焦于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知识结构。结果显示:驱动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是政策、经济投入与国际合作;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知识结构间的关系主要涉及机器学习/教育、智能导学系统和人类学习/教育,它们在根本上体现了智能主体(人与机器)间的关系,并凸显数字化学徒制的特征。进而启发人工智能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一是要重视政策、经济投入和国际合作等外部动因;二是要紧扣智能主体视域下人机关系及其四种主客体结构的核心内容;三是要加强技术伦理教育。此外,还要应对可能的风险。  相似文献   
55.
小小董事长     
一天傍晚,我们全家人吃过晚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我开口了:“最近不是老讲‘与时俱进’吗?干脆咱们家也来个体制改革吧!”爸爸笑着问:“你说怎么改革呢?”我想了想,说:“这样吧!以前不是什么事都由父母做主吗?现在不能那样了。咱们民主选举一个家里的董事长,任期一周,看谁在任  相似文献   
56.
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试行学分制问题张东滨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同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一样,实行的是学年学时制,在统—的教学计划内必须按规定学完所有的课程,及格者统一毕业,不允许跳级,不允许提前毕业,强调统一管,理。这种一刀切的培养模式是...  相似文献   
57.
如何进行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价值,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分析我校大数据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校从现实出发,利用现有的条件挖掘校园数据价值,构建了一个统一、完整、多层次、智能、安全、可靠的大数据管理与决策平台,从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看,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58.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挑战,我们需要正视国内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背后关键科学问题的复杂性,深刻认识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的战略必要性。科技创新体系化呈现出整体性、结构性和有机关联性要求,需要技术体系化和组织体系化的持续推进与互动,有效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时,应通过超前部署"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科技战略布局,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新需求、新技术和新架构,改变孤立、被动的应急模式,通过加强知识突破与商用生态的全面联接来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的效能、活力和韧性。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推动传统的科技外交向"新型创新外交"转型,将体系化的创新势能战略性落地释放,真正有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相似文献   
59.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1980年以来, 苏锡常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本文利用1980年、1995年和2000年的Landsat 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苏锡常地区198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得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为协调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促进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200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主要是受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解决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更高效地发挥中国科学院等国立科研机构在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中的关键牵引作用,文章选取著名的欧洲国立科研机构——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在战略定位、顶层设计以及攻关体制机制等方面成功的经验并凝练启示。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思考在新形势下,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应如何在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中,探索服务重大技术突破的制度设计与组织机制创新,明确核心平台的战略定位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的战略任务,完善对相关知识产权成果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机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基于深度信任的协同合作研发,为全面提升我国核心技术攻坚体系的效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