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陈仲义的诗学专著《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代表了当下研究新诗语言特质和审美功能的最新成果。该著以"张力"为核心范畴,细致勘探了现代诗歌语言的地质构造,厘清了新诗语言建构和诗意生成的内在理路,具有相当突出的理论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2.
全天候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验室开放是无庸置疑的。但实验室开放之后也带来了一系列技术及管理的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我们提出并构建了全天候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本文着重介绍构成这一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一技术平台的构建,对实验室开放的作用是重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在实验室开放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3.
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逐渐由“险学”变为“显学”,但基督教史研究中所需外文资料搜集的不易,又给研究者增添了不少困难。郭大松教授历时近一年译编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桥梁——近代山东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及其差会工作》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在搞清史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是一部为深入研究近代山东早期基督教史提供基本资料和资料线索的用心之作。  相似文献   
154.
2010年10月13日至15日,由山东师范大学与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济南大学、济南社会科学院协办,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挑战与回应:中国近现代城市开放——周馥与济南自开商埠后的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锦绣山庄召开。  相似文献   
155.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依托名师工作站,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师成长模式.文章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依托名师工作站,自主规划研修,提升综合素养,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以网络为平台,走教科研一体化研究之路,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立足课堂,在实践中反思,激发需求,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多措并举,实践创新,对于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  相似文献   
157.
作为民国山东民众教育馆附属机构的图书部,响应当时民众教育热潮,相继成立了阅览室、阅报所、儿童读书所等机构,并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丰富馆藏图书,以良好的服务、优雅的环境为当时山东民众提供了难得的读书机会.当然,民众教育馆图书部也存在着经费不足,书刊更新缓慢等缺点,最终随着抗战的爆发而停止了活动.  相似文献   
158.
英国浸礼会属于基督教新教差会浸礼宗的分支,该会要求教徒必须受洗而得名.成立于1792年.1845年,英浸会总部派传教士哈德森、吉若姆来宁波传教,但10余年间发展不大,遂将教务转交英国圣公会.1861年,该会义派传教士来山东传教,开辟山东教区.1952年,随着新中国成立,英国浸礼会撤出中国.本文将回顾英国浸礼会在华活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活动,以求管中窥豹,重新审视西方新教差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9.
曾以《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著名美学工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知常先生,以自己十数年的学术理论积累,以极富领悟力的生命洞见,于世纪之交出版了他的关于20世纪西方审美文化、审美观念的论著系列之二:《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美学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进入20世纪 90年代,美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同时,在人文学科领域内部,美学曾经有过的那种巨大学术涵盖面也发生了某种收…  相似文献   
160.
"新诗二次革命"诗学主张是新世纪之初由吕进等诗评家提出的,旨在纠正早期白话诗理论构想中的某些偏激观念,以促进新诗更为健康的发展。分析吕进等诗评家提出"新诗二次革命"论的学术渊源、思维逻辑及其理论内涵,既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诗学观念的意义与价值,还有利于我们深刻反思近百年新诗创作的历史功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