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21.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对档案安全各项活动的开展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基于成熟的理论基础,参考和借鉴已经颁布的相关标准。本文依据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国内外经验,分析讨论档案安全标准涉及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提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为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推动档案管理机制创新、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依据,提出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及体系构成基本框架,确立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的目标和途径,为实现我国档案管理有序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23.
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档案保护技术及其教育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国内外档案保护技术学的现状,分析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的优势和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档案保护技术领域的拓宽及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探索档案保护技术及其高等教育将来可能发展的空间,在国际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及其高等教育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24.
缂丝,千百年来素有“织中之圣”和“千年不坏艺术织品”的称誉。追溯过往,从唐人的日用包到明代的皇帝龙袍,再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缂丝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5.
26.
纸质历史档案文献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毁损是一客观现实,为了降低纸张老化的速度,首先应了解历史档案文献的破损现状及破损机理。本文从纸张原料、加工工艺等内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其对纸张破损的影响,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影响因素,延长纸张的寿命,更好地利用历史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27.
淀粉浆糊是修裱工作中的主要胶粘剂 ,由于它粘性适中 ,修裱后的字画柔软平整 ,具有可逆性 ,有利于原件的揭裱 ,价格便宜 ,来源广泛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采用。然而 ,淀粉浆糊存在易生霉长虫的缺陷 ,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日本曾对胶粘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研制开发出一种胶膜 ,国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积极探索淀粉浆糊的防霉方法或试图寻找新的代用品。在我国南方 ,修裱大多直接用小麦淀粉(富强粉)做胶粘剂。对于众多胶粘剂的出现及防霉药物的加入 ,其生物学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一、研究方法(一)培养基 :马…  相似文献   
28.
臭氧对档案灭菌效果及对纸张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微生物检测常规方法 ,对室内空气中霉菌、孢子进行臭氧处理 ,验证臭氧的作用 ,并观察臭氧对档案表面和内部霉菌的灭菌效果 ,同时测定了臭氧对纸张抗张强度、耐折度和字迹色差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霉菌对新型档案字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6种新型档案字迹为研究对象 ,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10种霉菌的生长情况 ,并定量测定6种字迹长霉前后色差的变化 ,从而得出霉菌对新型档案字迹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0.
为了实现宜于保存、方便利用、审美或显示皇权和皇威等功能,中国历史档案装帧技术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形式,形成不同工艺和技法。本文基于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讨论我国历史档案装帧形式发展、工艺的保留、继承和应用情况,分析工艺失传、失真、失全或缺失对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产生的影响。历史档案装帧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只有返回到社会记忆的层面才能得到长久的传承,传承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在与社会记忆的双向交流中得到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但本质属性不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