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综合已有赢利模式理论可见,网络自制剧的赢利模式由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障四个要素构成.网络自制剧的利润源既有广告商、网民用户、版权购买商、通信运营商等核心利润源,也有其上下游的可开展合作实现共赢的外围利润源;其利润点主要包括广告收入、用户付费、版权销售、流量分成等核心收益和外围相关收益;利润杠杆是将网络自制剧利润源转化为利润点的桥梁与纽带,具体包括其广告平台、收视平台、版权销售平台及相关外围业务平台;利润屏障是保护盈利的防范措施,可保护网络自制剧的利润源和利润点,并为利润杠杆的运行提供支持.充分发挥这四个构成要素的作用,可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丰碑》在中央电视台成功推出,为党史宣传类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它在形式上打破了纪录片固有模式,给党史宣传类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如嫁接与融合、孵化与演变、艺术借鉴等。  相似文献   
13.
节目主持人的主体意识,就是节目主持人明确自己在传播中、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并能够自觉、主动的进行创作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价值。主体意识的内涵在于,节目主持人明确自己在与文本、受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占据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主体意识可以使人产生自我效能,主体意识对节目主持人的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邓备  彭祝斌  杨露 《新闻界》2015,(3):31-3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对两份西方主流财经报纸建构的成都形象及成都官方塑造的成都形象进行研究,发现成都从最初在国际上的默默无名,到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议程,但是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对成都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西方主流财经报纸提及"成都"时,主要采取中性立场;成都官方力推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形象,要获得国际主流财经媒体的认同,还需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云计算是网络运行的新的核心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时代,媒体经营出现从报道新闻到开发信息资源的转变,具体呈现两种模式:新闻信息内涵发掘基础上的信息资源多重开发和用户信息资源深度分析基础上的用户数据库开发与潜力挖掘;管理创新则出现从编辑中心到集成管理的转变,并集中体现在信息、组织和产品集成管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得媒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整合,表现为媒介产业的重组与并购;另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表现为媒介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不断外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影视贸易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凌  彭祝斌 《新闻界》2005,1(6):33-35
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服务贸易异军突起,1980-199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3%,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5.6%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更是急剧加快,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7%。影视业是近年贸易增长幅度极大的行业,发达国家影视业产品出口增长很快。美国的娱乐业被归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世,1998年,它的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音带、音乐出版行业总收入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其中120亿美元是由影视业直接创造的,至2000年底,影视业直接出口额猛增到180亿美元。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化”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文化经济及其影响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产业中.影视业作为最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也起着非常莺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播禁止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传播禁止是一种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 ,构成中外传播史上一个重量级的理论命题。传播禁止的实际发生与存在 ,关乎方方面面而形形色色 ,通常属于当政者的权利 ,深深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 ,常常折射文化的国情与民俗 ,它是一种刚性的传播管制形式 ,其实效是有限的。传播禁止作为文化现象 ,有“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两大类型。建设性传播禁止祛邪扶正 ,有用于国家 ,有利于社会 ,有益于大众 ,有功于文化 ,有惠于后世。破坏性传播禁止禁锢思想 ,毁坏文化 ,愚化大众 ,乱世扰民。传播禁止作为命题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 ,它打上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烙印 ,为独裁统治所乐道 ;另一方面 ,它与传播自由相反相成 ,系于国家安全和社会规范 ,其规矩功能存而不废。如今 ,传播禁止在继续。信息社会的传播禁止应是有限禁止 ,以国家法制和社会法治的名义而行事 ,这是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信息流链接不畅,上下游企业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与机制,以致削弱了价值链的竞争优势。本文在分析价值链信息流构成和上下游企业信息传递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企业之间只有通过信息交流与合作才可以实现价值链收益最大化,提出要解决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必须加强电视内容产业价值链信息流管理和内容素材库建设,建立健全内容产业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