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29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非关税壁垒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遭遇非关税壁垒冲击 ,建立与完善针对非关税壁垒的企业危机预警机制与快速应对机制已变得十分迫切。本文试从竞争情报的角度出发 ,重点探讨以非关税壁垒为内容的竞争情报活动 ,以帮助企业建立针对非关税壁垒的“危机预警—快速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52.
企业竞争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秋  胡进 《情报杂志》2008,27(1):45-48
企业竞争情报的推送服务虽然已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是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多.对于这样一个较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认为有几个方面的文献将构成研究这一课题的主要借鉴.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的推送服务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论情报循环     
情报循环是美欧国家战略情报和军事情报界广泛使用的标准情报流程,但国内外情报学界对情报循环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分析了情报循环的起源时间、地点和发展线索;论述了情报循环的理论基础和贡献;讨论了情报循环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最后给出了修订的情报循环模型。  相似文献   
54.
信息社会统计——一门正在形成的新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社会统计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几种视角所对应的理论:长波理论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经济范型,S曲线,社会指标理论。它面临着信息技术统计、信息经济统计和信息社会统计的挑战。应从学科建制角度加强"信息社会统计"研究,建立其理论基础,建立新的统计概念指标类型和综合测度。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55.
本文概略地分析了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及我国竞争情报开展情况良好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模式只能选择政府推动下的政府、企业与中介三位一体互动与融合模式,并提出这一发展模式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国家对外贸易竞争情报体系。  相似文献   
56.
文章根据科学学理论对经济信息学进行思考与探索,认为经济信息学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学科范式,尚处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发展的中间阶段,经济信息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应加强理论研究,将研究重点转向建立统一的学科范式,并在学科范式的支配和指导下规范经济信息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认为信息化测度的实质是测度一个国家或组织的信息能力。提出核心信息能力的概念,认为现时代的核心信息能力是基于ICTS的核心信息能力,并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等方面讨论核心信息能力的要素,以及核心信息能力在个人、组织、国家三个层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我国的信息化测度研究始于1986年。本文首先从文献类别、研究队伍、学科建制特点等方面回顾和评价了我国信息化测度研究的现状,然后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测度方法研究、测度案例研究、国外信息化测度研究的介绍与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总结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9.
笔者认为整个危机的演变过程与危机管理的过程一直伴随着危机信息流,通过对危机信息流的掌控--如事先的采集与监控、事中的有效分析,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定向扩散等,可以对危机进行有效管理.文章针对危机管理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挖掘出了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流和信息需求,并提出了危机管理的信息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0.
李国秋  吕斌 《现代情报》2009,29(12):194-201
本文对丹麦情报学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考察,采用的调研方法是对这些硕士项目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课程名进行主题词标引以及主题词频统计,从而对丹麦情报学教育的重点领域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探寻丹麦情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