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直辖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在全国统筹城乡改革中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示范作用。本文对重庆市农民工新市民素质提升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论述,同时指出农民工新市民素质提升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一个体系”、创新“三个机制”、完善“五项内容”、创新“四个途径”及实施“三大工程”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券是一种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代币券,它把选择学校的权利直接交给学生和家长,用市场机制把激烈的竞争引入教育领域,有利于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理性认识教育券的作用,加强配套制度的建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券模式,政府要当好裁判,引导市场手段和政策手段的契合.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重庆市学前教育师资总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不够、专业发展平台缺失,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本文在政策性、目标层次性和实践性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职业倦怠是指社会从业人员因长期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从而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衰竭的症状。它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具体症状表现为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倦怠、烦躁,疲惫不堪,工作热情完全丧失;脾气变坏,情绪容易激惹,以消极否定和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评价偏低,职业态度和从业体验消极。这种消极的从业体验会导致个体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劳,并很容易诱发其他心理问题,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对教师而言,这种情绪和行为的烦躁会影响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对学校而言,它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职业道德缺乏、师资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况下,教师极易对学生进行体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社会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研究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负向结果,并给予恰当的干涉,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诗意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与理想的审美意境。在现实中,课堂教学督导却是远离诗意的。面对课堂教学督导的现实,积极进取的督导者应用心灵呼唤课堂教学督导的诗意,用不断探索的行动追寻课堂教学督导的深刻。课堂教学督导的诗意,是用美学品鉴的方式创造性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激发,是教学督导的自然、优雅与浪漫。课堂教学督导的深刻,是在实践意义上进行的,体现为督导过程的策略性、关怀性及干预性。  相似文献   
16.
17.
诗意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与理想的审美意境。在现实中,课堂教学督导却是远离诗意的。面对课堂教学督导的现实,积极进取的督导者应用心灵呼唤课堂教学督导的诗意,用不断探索的行动追寻课堂教学督导的深刻。课堂教学督导的诗意,是用关学品鉴的方式创造性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激发,是教学督导的自然、优雅与浪漫。课堂教学督导的深刻,是在实践意义上进行的.体现为督导过程的策略性、关怀性及干预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但由于长期"城市主导"的价值预设,用城市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农村教育,参照城市教育的标准去发展农村教育,将城市教育的要素简单复制到农村教育,成了很多地方的通行做法。这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一方面城市教育未必适应农村实际,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优势不复存在,农村教育迷失了发展的路向。因此,全面理清城乡教育各自的优势,找到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警惕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对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教育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用城市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农村教育,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了很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为了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找准农村教育的优势,确立农村教育自身的价值取向,立足农村实际生活,增强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教育管理部门为农村学校赋权,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秦波  李学容 《职教论坛》2012,(20):83-85
高职院校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课程不合理、理论不扎实、实践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理念中国化、培养定位区域化、课程设计科学化、教材选用校本化、师资建设专业化、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实习实用化、就业岗位差异化等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