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变化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作为新闻的载体,新闻语言伴随着新闻媒介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22.
李明文 《青年记者》2006,(18):36-3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流变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定的新闻语言总是与特定的时代需求和相应的历史条件相符合的。新闻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化,必然推动新闻语言的变革,使之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23.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下,短视频迅速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内容,但是短视频平台播放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存在一些误导和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监管、规范、提高意识、补齐漏洞等措施发挥短视频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方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应对短视频迅速发展带来冲击的有效方法,是化挑战为机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4.
李明文 《新闻前哨》2002,(12):36-36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吸引人、感染人,首先应使标题富有魅力,饱含情感。情感能引起欣赏者的审美幻觉,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体验。因此,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在标题中注入情感因素,赋予标题以生命;要把最能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的东西在标题中“作”出来,着眼百姓视角,透露人文关怀,从而带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激发他们阅读新闻的兴趣。一、锤炼词语,以“情”入题汉语词汇丰富,富有感情色彩。往往同一事物、同一概念,就可以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同义词来表现。有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字眼,…  相似文献   
25.
油水同层储层试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勘探试油领域中,探井的油水关系越来越复杂,通过对油水同层井油水关系的影响因素、完井技术以及试油工艺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油水同层井两相流的渗流特征,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一套合适的完井、试油配套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该类储层的原油产量,降低油水比,使试油结论准确反映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26.
新闻标题的节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是生成语言节奏美的最重要的基础。好的标题不仅要形式美观,新颖别致,而且要抑扬有致,声情并茂,富有节奏,以提高新闻标题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汉语的特点,利用语音因素来加强修辞效果,使新闻标题具有节奏美。新闻标题的节奏美主要通过同韵字的使用、平仄的协调、音节的配合、叠音词的运用等方面来体现。  相似文献   
27.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带来了便利。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搜索健康信息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然而,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健康类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健康信息。本文从用户传播行为的角度,探究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路径及未来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28.
我是《新闻战线》的一名忠实读者,作为一名高校校报编辑,我坚持阅读《新闻战线》已有10多年,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很大教益。在此我把我的经历和感受说出来,并真诚地向《新闻战线》道一声“谢谢!”1989年6月,我从大学毕业并留校从事校报编辑工作。由于我大学学的是数学,走上与新闻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后,我犯了难。虽然大学期间凭着爱好我采写了一些通讯稿,但正儿八经地办报纸,却有些吃力。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编辑角色,弥补新闻知识上的不足,单位领导向我推荐了《新闻战线》。拿到《新闻战线》一读,便觉眼前一亮:它既…  相似文献   
29.
到底信谁的     
1月5日,武汉市两家报纸同时报道了一男子翻窗坠楼身亡的消息,但两报说法不一。一家报纸的说法是“毒瘾发作,翻窗偷钱,瘾君子坠楼身亡”。而另一家报纸的说法是“图方便翻窗拿钥匙,失手摔下4楼惨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