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是高中生社会化的客观要求,要符合高中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的发展变化特点。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依据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2.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表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事实、揭示中心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知识层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人们阅读报纸不仅仅需要了解信息,还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获得美的享受。而正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因此,我们的新闻作品首先要在标题的制作上适应读者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做到俏皮活脱、幽默风趣,以抓住读者,感染读者。也就是说,要使新闻标题具有幽默美。  相似文献   
44.
富有意境的新闻标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人们阅读新闻的兴趣。本文分析了新闻标题中意境形成的因素:一是要具有生动的形象,二是要饱含丰富的情感,三是要富有隽永的含蓄。文章同时对如何制作出具有意境的新闻标题,提出了三种语言表达手段:一、锤词炼字,二、化用诗词,三、妙用辞格。  相似文献   
45.
记者采访主要是通过提问、同采访对象交谈等言语交际形式实现的。正如美国记者杰克·海敦所说:“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别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采访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把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语言称为采访语言。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在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46.
高校肩负着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是高校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裁体,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担当精神,通过育人育己,奠定科学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7.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变化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作为新闻的载体,新闻语言伴随着新闻媒介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发展。”最早的新闻语言是报刊的新闻语言,接着是广播、电视的新闻语言,现在已发展到网络的新闻语言。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日益多元和强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新闻语言那样深入到千家万户,拥有数量庞大的受众,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运用好新闻语言,更好地发挥它的传播功能,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认真…  相似文献   
48.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语言要以理取胜,以理服人,以其严密的思维和逻辑性,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同样,消息、通讯也常在新闻事实中融入记的见懈,尽显其哲理。  相似文献   
49.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5,(12):44-44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凼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的新闻,  相似文献   
50.
苏伟  李明文 《当代传播》2007,(3):105-106
新闻采访是记者同采访对象的双向性互动活动.记者重视采访中的互动性可以使双方进入最佳采访状态,提高采访效果.本文从言语互动、角色互动、心理互动、情感互动4个方面,分析新闻采访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